2014军队文职考试(新闻类)考前突破十大知识点汇总

2014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笔试已经结束,红师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面试备考指导,对军队文职考试考试面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今年的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面试备考资料,请关注! 一、摄影术的发明 1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①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战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 ②在欧洲,这一原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 ③16世纪中叶,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在暗室内将影像投射在绘画板上,然后用笔描画出影像的轮廓。为了使投射影像更加方便,人们将暗室转换为可以移动的、体积较小的暗箱。

④针孔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经过景物,再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 ⑤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是春秋战之际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 ⑥此后,化学家们发现,含有银盐的硝酸银经过光照之后会变黑,从而使人类在探索感光材料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2尼埃普斯、达盖尔、塔尔博特等人发明摄影术的活动及各自代表作品。 ⑴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 ①法人尼赛弗尔。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并用此方法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又名《鸽子窝》)。1826年,他将一面涂有沥青的金属板放进照相机,然后在工作室对着窗外的景物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曝光。

②他的试验为摄影术指明了方向----将光作用于感光材料,以获取永久性的影像。 ③2002年法兰西博物馆购得一副尼埃普斯拍摄的荷兰版画《牵马的孩子》,现在有观点认为它应该视为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 ⑵达盖尔和银版摄影法 ①法人达盖尔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 ②1837年成功拍摄出首张照片《工作室一角》。达盖尔将一面涂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放在加热的水银蒸汽上熏,再用普通食盐溶液定影。他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张首次定影成功的照片。 ③《巴黎寺院街》摄于1838年,是达盖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空间纵深感。 ④此后,达盖尔又用他研究出的技术对日常事物进行拍摄,从而形成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拍摄方法。

这就是举世公认的银版摄影法。 ⑤1839年8月19日,法政府决定购买这一发明,并公开达盖尔摄影术的方法。这一天也被后人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⑶塔尔博特和卡罗摄影法 ①英人塔尔博特发明的卡罗摄影法被认为是最具价值、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摄影方法。 ②与达盖尔等人将金属板作为感光板不同,塔尔博特用自制的感光纸作为感光板。虽然制作出来的影像是负像(即影调的黑白阶调与实际景物相反),但将这负像通过光线再印在另一感光纸上,就可以还原出与景物相同的影调。塔尔博特将自己的发明命名为卡罗摄影法。这种摄影术诞生于1835年,比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还要早4年。尽管影像质量不如银版摄影法,但卡罗摄影法却更为实用。用纸作材料,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这为后来摄影通过小幅底片洗印大正片开辟了道路。可以说,卡罗摄影法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二、摄影应用于新闻传播活动 1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墟》 1842年5月,德汉堡发生大火。当时以银版摄影法为各界人物拍摄肖像照的画家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二人赶赴现场,拍摄了很多火灾现场遗迹的照片。仅存一幅《汉堡大火废墟》。这次拍摄活动被视为世界上的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汉堡大火废墟》也被公认为世界上的第一张新闻照片。 2早期纪实摄影师及其活动、作品 ①1853年,俄与英法等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著名摄影师罗杰。芬顿受雇于英政府,前往战场拍摄。很多照片都是根据战场情况,经过布置之后拍摄的静止照片。著名作品《死亡的山谷》于1855年摄。

美著名肖像摄影师马修。布雷迪组织了一支战地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的战场照片,几乎记录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被视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地新闻摄影。今天,这些照片大部分收藏在美华盛顿会图书馆。著名作品:《内战时期的林肯》、《谢尔曼将军》、《罗伯特。E.李将军》。 三、新闻摄影技术的发展 ⑴胶卷和小型相机的发明 ①1880年,美人乔治。伊斯曼创办了伊斯曼。柯达公司。1888年,伊斯曼参照卡罗摄影法,发明了最早的胶卷。 ②1888年,伊斯曼制造出了第一台轻便的方盒式柯达相机。 ⑵135相机的问世 1914年,德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直到1924年,这种相机才正式出售,它被命名为莱卡。

莱卡的问世,使得照相机朝着小巧、实用的方向发展,成为照相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现代摄影的新时代。 ⑶印刷技术的进步 ①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片是由画家根据新闻照片临摹成线条画,再印刷在报纸上的。 ②1842年5月,英《伦敦新闻画报》开始用照片代替绘画,随后,德、法、美等也先后在报刊上刊登照片。 ③1880年,美人霍根发明了照片铜板术,使得照片的印刷质量得到了提高。纽约的《每日新闻报》用这种方法印出了一张清晰的新闻照片。从此,照片成为报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⑷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 1902年,人们第一次用无线电波传送照片,这逐渐成为新闻行业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 ⑸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①进入20世纪50年代,日本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先导,首先将电子技术引入到摄影领域,研发和设计出了一系列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

③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全新的、以数字处理方式记录和存储影像的技术逐渐成熟,数码相机由此产生。 四、新闻摄影事业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代表人物的活动 ①1904年,英《每日镜报》率先尝试刊登以新闻照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将文字仅仅作为对新闻图片的简短说明。图片第一次取代文字,成为报纸新闻的主要内容。 ②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新闻摄影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③1936年,美报业大王亨利。卢斯创办了《生活》杂志。这本杂志全部使用照片进行报道,开创了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样式,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并成为美影响力最大的画报之一。 ④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

⑤1947年,法摄影大师布列松与卡帕、西摩等,共同创立了玛格南图片社,一些震撼世界的摄影作品就此诞生。1952年,布列松出版《决定性瞬间》,对新闻摄影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新闻摄影的理论和实践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⑥1956年,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和布拉姆。维斯曼这3位荷兰摄影家发起并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该基金会每年举办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荷赛成了当代水平最高的新闻摄影比赛。 ⑦新闻摄影与网络的结合,新闻摄影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代。 五、与新闻摄影相关的主要数码相机功能 光的色温是光颜色的一种标志,光的色温越高,光线越偏蓝;光的色温越低,光线越偏红。

1自动白平衡调整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外拍摄,使用自动白平衡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光线色温超出了有效范围,自动平衡就无能为力了。 2预设白平衡调整 ①晴天(日光):用于晴天在户外拍摄阳光直射下的被摄体,要求色温约5600K(开尔文)左右 ②多云(阴天):用于在阴天多云的情况下进行拍摄,对应色温6000K以上。 ④白炽灯(钨丝灯):用于在白炽灯照明的室内拍摄,对应色温3000K左右。 ⑤荧光灯(日光灯):有的相机细分为3种白平衡模式。荧光灯1,住房内常用的色温为6700K的日光型荧光灯;荧光灯2,色温为5000K的中性白色荧光灯,这种灯常常是台灯;荧光灯3,办公室常用的色温为4200K的冷白色荧光灯。

方法为:在相机上手动设定色彩平衡的相关数据;使用色温测光表,并输入数据;根据经验,手动输入色彩平衡的色温度数。 ⑴手动白平衡的具体调整 简单调节白平衡的方法如下: ①找到一张白色的卡片,将其放在离开你一个手臂的距离,其大小要能填补整个取景框。如果没有,就试图找到一件白色上衣或一张白纸,或者一堵白墙也可以。 ②当你在实地拍摄时,举起那张白色卡,让光线落到卡片上,并把它当做你的拍摄对象。 ③用镜头对准白色卡,并让白色卡片清晰地从满整个画面后,按下相机的白平衡(WB)按钮。相机显示器会出现提示画面。 ④当你按下对话框中OK键时,相机会记录下正确的白平衡,以便随后平衡光线。 ⑤很多高端数码相机都会准许你保存这个设置,以后再碰到类似情况,只需要将表盘拨到自定义状态,就会进入你所保留的设置状态。

⑵对色温平衡的总结 对相机选项设置的越精确,最后拍出来的照片效果越好。

2018年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学(十二)-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8-01-2315:34:27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新闻真实性定义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中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二、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特有优势之所在。基本条件: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在事实和新闻之间,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写真。3、如果一篇报道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如果不忠实于客观事实,那它就不能称为新闻报道。特有优势:新闻能赢得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喜爱,起到说服和教育群众、影响和引导舆论、指导和推动工作、服务于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闻的这种优势正立足于它在群众心目中是真实的。三、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普遍提倡和遵循真实性原则。普遍提倡和遵循:《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第一条规定:真实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规定: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资产阶级新闻媒体不但在理论上重视和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而且在实践中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操作也有许多具体要求,制定了一些规章作为行为规范。四、无产阶级新闻工作重视新闻真实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以来,坚持真实性原则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是其奉行不渝的根本原则和时刻遵守的铁的纪律。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真实性问题有许多精彩论述。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先后经历了五次集中的学习和整顿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真实性问题有许多精彩论述。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就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他认为,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恩格斯认为报告真实情况是工人阶级有力量的表现。他自己在写作中就十分注意真实、准确。他曾自豪地对人说,从他那里,任何时候都不会接到哪怕是稍微地歪曲事物本来面貌的消息。列宁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有句名言: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他提出,报纸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私人报道。他强调指出,报道不真实的现实和对现实现象的错误评价,会导致从思想上和策略上解除革命者的武装,而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共产党人要讲真话,报纸要报实情。他在1925年12月为《政治周报》写的发刊词中就提出,该刊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工作中的事实。他提出,《政治周报》十分之九应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可以采用辩论方式来打破反革命的宣传。刘少奇同志在1948年10月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第一要真实。他对记者们说: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添醋,不要载有色眼睛。群众对我们,是反对就是反对,是欢迎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周恩来同志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先后经历了五次集中的学习和整顿: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了以反对宣传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整风学习;第二次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开展了以反对新闻工作中向壁虚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等不良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反客里空运动;第三次是在60年代,新闻界总结和吸取了1958年大跃进期间的浮夸风、共产风和瞎指挥风的教训;第四次是在70年代末,新闻界拨乱反正,清算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新闻思想以及假、大、空的腐朽反动文风;第五次是在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平息之后,新闻界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对新闻真实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