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考试时政: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出总体部署。《意见》指出,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意见》要求,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决定,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要遵循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实现权责利相统一、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等划分原则,科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中央领导、合理授权、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责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履职尽责。《意见》明确,一是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事权,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中央的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地方的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三是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宜由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保持区域内经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上移,将适宜由基层政府发挥信息、管理优势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下移,并根据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财政体制及基层政府财力状况,合理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意见》要求加强与相关改革的协同推进,2016年选取国防、外交等领域率先启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2017—2018年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梳理需要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内容,适时制修订相关法律、行规,推动形成保障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

划分关键句快解岗位能力定义题2021年考试岗位能力解题技巧

关于岗位能力定义判断题,我们都知道,在解题的时候,需要我们寻找到题干当中的关键信息,比如这个行为的主体、客体是谁,有什么条件限制,通过什么方式,最终达到什么目的等等,然后将我们寻找到的关键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选择符合要素最多的答案。但是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很难在题干中找出来这些关键信息,那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怎么通过句义,快速划分题干关键句。下面我们先看一道例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自我设限的是()A.小王即将参加某公司的面试,但总觉得自己无法通过,面试的前一天,他因为突然生病被送进了医院,错过了这次面试。B.小周和小田一起竞选班长,小田跟朋友说,小周学习好,人员也好,还在学生社团担任干部,老师都比较喜欢他,自己估计没戏了,最后果然小周当选了班长。C.小李毕业后进入保险公司做销售代理,第一个月没有签订一单合同。他解释为因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行情很不好。D.小明的语文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前他都跟同学说,自己状态不好肯定会考砸,但他最后的成绩都在前三名之内。解析:在题干中,当我们不太容易划分条件等主体、客体、条件、方式、目的、意义等核心内容时,其实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句子意思,对题干信息进行划分,直接将题干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将我们划分的部分和选项进行对比即可。例如在本题中,我们可以直接将文段截取为(1)、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2)、事先设置障碍;(3)、为失败创造一个合理的借口;(4)、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然后将选项和我们直接划分的四部分进行对比,例如A项小王生病,是不可控的,不是事先设置的障碍,与要件(2)不匹配,不符合定义;B项不能看出小田是事先为自己的败选找借口,可能只是一种客观陈述,并且也不能看出小田有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的意图,与要件(3)(4)不匹配,不符合定义;C项小李是为自己找理由,没有体现出事先设置障碍,与要件(2)不匹配,不符合定义;D项小明虽然考得很好,但是其主观是害怕失败的,所以事先为“可能”到来的失败找好借口,强调的是“可能”,而不是只有失败了才是自我设限。因此,本题选D。如果在在定义判断中我们无法找到关键词进行对比,那么,直接截取文段内容作为对比信息,也是一个比较轻松解题的方法。学完理论知识后,建议考生使用通APP进行在线刷题巩固,27000+道真题,700+份真题卷等你来刷,助你快速提升成绩,实现高分突破!扫一扫图中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图片下载

2018年军队文职公共基础知识:社会意识-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相信很多考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唯物史观,甚至还分不清哲学的自然观和唯物史观的区别,其实这部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唯物史观是自然观的一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那部分,在自然观上的基本的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唯物史观是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今天就来谈谈与社会意识相关的问题。一.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而对比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我们会发现社会意识其实是意识的一部分,简单理解就是,跟人类社会相关的那部分意识就是社会意识。二.社会意识的划分社会意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其复杂的结构。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划分:(一)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划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1.个人意识以社会中的个人为意识的主体。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个人意识中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对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意识;2.群体意识是指群体中的成员对整个群体抱有忧患意识,对整个群体负责,每个成员都是具有主人公意识,社会的阶级、阶层、民族、党派、团体等的意识,是人群集合体本身特定的构成、活动及其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反映。这种划分在考试中并不常考。(二)从社会意识的层次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1.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愿望、审美情绪等。这个可以理解为不成体系的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