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历史学:西周教育制度2-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28 22:40:353、国学与乡学4、家庭教育贵族奴隶主子弟在未入学之前一般都要接受相当严格和规范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从小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的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的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明显的计划性。5、 六艺 教育六艺是起源于夏代,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际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1)礼乐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的仪式(礼)和音乐舞蹈(乐)。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着重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周礼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学中所教之礼,则为贵族所必需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即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以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西周国学由大司乐管理教务,重在主持乐教,负责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子。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其过程寓有多种教育因素,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具有实施多种教育的作用。(2)射御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强射、御之教。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西周时期以车站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3)书数书 指的是文字读写, 数 指的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 小艺 ,安排在小学学习。大学比小学程度提高,《诗》、《书》被列入大学学习内容。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相当成熟,字体为大篆,文字构造规律被归纳为六个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 六书 。还编写了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数在西周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对儿童进行的数的教学,先学数的顺序名称及记数的符号,然后应用于学习甲子记日法,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平民教育思潮-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8 15:56:04平民教育思潮 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要求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和教育,反对强迫训练的教育,总体上要求教育所有公民都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养成合格公民的资格;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问字处,将运动推向高潮;其中可以分为两种倾向①倾向革命者: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主张平民教育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②倾向改良者:希望通过平民教育逐步提高国民素质;4.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共有五种倾向①勤工俭学②工学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③劳心和劳体相结合,促进身心和谐发展④建立新村社会和共产社会,希望通过和平演变不流血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⑤强调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与工农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5.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要求而发展起来,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 中华职业教育社 ;6.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 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 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7.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法国创立 勤工俭学会 ,明确提出 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 为宗旨。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1919看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达到高潮。该运动于1925年前后结束,是一次使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规模实践尝试;8.科学教育思潮 包括教育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教育化两个方面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杜威教育思想-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5 16:57:45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论教育的本质1. 教育即生活杜威反对教育为成人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强调应重视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是将现在的生活视作是为另一种生活做准备的工具与手段。具体而言,教育即生活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生活和结合,使学校生活既符合社会需要也符合儿童的需要。2.学校即社会(对 教育即生活 的引申)即学校不仅是学习功课的场所,也是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形式,所以要求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把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能自由的相互影响,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将代表社会性的活动课程引入学校。3.教育即生长批判了教育预备说,认为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生长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观。儿童的生长是内部条件(兴趣、本能、习惯等)和外部条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主要指儿童身心构成各个方面的改造,要使改造有成效,就必须注重为新的经验过程提供好的条件,教育与经验的改造必须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出发;以上四大命题的教育观: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教育既要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也应该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应是一个儿童身心不受用压抑的过程,而且儿童的教育和发展还有明确的社会定向。(二) 教育无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 生活 、 生长 和 经验改造 ,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在于这种过程中。 教育除了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 。其实,在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他区分了两种教育目的:一是教育过程以内的和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前者指儿童的本能、冲动、天性、兴趣等决定的教育历程的目的,后者指家长或教师给予儿童以教育的目的,从外面硬性插入教育历程,他所谓的教育无目的是指无外在目的,真正的教育目的内在于教育历程,很显然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三) 论课程与教材批判传统教育的以课堂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点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的 课程计划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现在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材上 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 。提出了 做中学 、 从经验中学 以活动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但是如何将直接经验组成系统的知识,杜威一直没有解决好。(四)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杜威以经验论为基础,提出 做中学 即探究的方法,包括五个步骤:(1)疑难的情境;(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4)推断看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5)验证假设,这种思维被称作是反省的思维,有合理之处,但并没有超出经验的范围。(五) 论道德教育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反对将社会和个人割裂开来,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生活、教材,教法都应渗透社会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六)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一位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他国家中也产生过最广泛和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在 20 世纪前半世纪的整个时期,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统治了教育舞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学校教育,使得学校教育有了新的刺激和新的活力,也使得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生了变革。对于反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它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但由于杜威的教育理论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有轻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偏向,加之他的后学者的曲解和绝对化,曾导致学校教育中知识质量的下降,其理论因此而受到批评。他本人成为 20 世纪美国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