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备考:合作交替问题

交替合作问题在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中是经常出现的,考生们必须熟练掌握上述方法方能从容应对!交替合作问题指的是某项工程由几个工程队交替轮流进行工作的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常用的方法是特值法。 特值法的核心:特值法的核心就是将题干当中某些具有任意性的未知量用特殊值代替,从而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 例如:一个人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4,从乙返回甲的平均速度为6,请问从甲到乙然后从乙返回甲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想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但是总路程和总时间题目没有说明,而且题干对于路程是多少没有任何的限制,所以可以认为路程是具有任意性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从甲到乙的路程设为12,这样就可以求出从甲到乙所需要的时间为124=3,从乙返回甲所需要的时间为126=2,所以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4(3+2)=4.

这个题目通过用特值法很快就能求出总路程和总时间,进而很容易求出平均速度,所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通过设未知数去求解,但是这样计算起来就会比较麻烦,没有特值法方便简单。那么,下面通过两个真题再详细地给广大考生讲解怎么用特值法解决交替合作问题。 例题1.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个小时,乙需要12个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小时40分钟小时45分钟小时50分钟小时 解析:答案选B。首先要想到用特值思想,设总工程量为48,则甲的效率是3,乙的效率是4,把甲乙各工作一小时看成一个周期,则每个周期2小时可完成工作量7,则工作12小时后,完成了42。

在第14小时里,乙所用的时间是3/4小时,所以总时间是小时。 那接下来就总结一下交替合作问题的做题步骤,可以分为如下四步: 1、设特值,分别求出各个工程队的效率 2、找周期,求出每个周期可完成多少工作 3、计算整个工作需要多少个完整的周期,还剩下多少工作量 4、计算剩下的工作量还需要多长时间

2016年考试岗位能力技巧:时钟问题解题方法

时钟问题一般是岗位能力考试之中的必考题,但因为很多考生对于其中出现的追及、相遇和快慢钟等问题掌握不牢固,往往很容易失分。时钟问题常考的类型如下:一、追及问题这类题我们一般会找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较小的原因是利用顺时针来做题),利用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来解题。例:8点28分,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夹角(小于180)是多少度?在本题中,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是8点整,此时分针落后240度,从8:00-8:28,分针追上(6-0.5)×28=154度,故目前所成角度为240-154=86度,答案选D。二、相遇问题这类题一般会出现与某个时间点角度相等或者是出现1小时后时针和分针交换位置两种情况。例:一部动画片放映的时间不足1小时,小明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这部动画片共放映了()分钟。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即告诉我们时针和分针共走了360度,即路程和为360,分针一分钟走6度,时针一分钟走0.5度,分针和时针一分钟走6.5度,所以这部动画片放映了360/,约等于分钟。三、快慢钟问题例:一个时钟每小时慢3分钟,照这样计算,早上5时对准标准时间后,当晚上这个钟指着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设想有一个标准钟。慢钟与标准钟的速度比就是57:60=19:20,两个钟所显示的时间变化量,与他们的速度成正比例,慢钟共走了24-5=19小时,故标准钟走了20小时,时刻是次日1时。对于时钟问题,山东军队文职考试网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将它转化为行程问题”的原理,考试时,可以通过题干的表述先确定它是以上三种中的哪一种,然后应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分别考虑时针与分针的转动情况,将时钟问题转化为表盘上的追击问题,利用速度差求解,简单而方便!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年考试岗位能力技巧:正反比巧解运算题

当三个量存在乘积等式的关系的时候,这三个量具有正反比的关系。以行程问题的最基本的公式S=Vt为例:S一定,那么V和t成反比;V一定,那么S和t成正比;t一定,那么S和V成正比。所以,必须三个量中某一个量为定值,才可以用正反比关系来解题。二、例题示范1.建筑队计划150天建好大楼,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于购买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提高20%,则大楼可以提前()天完工。解析:选A。工作效率提高20%,原效率与现在效率之比1:,工作总量不变,那么工作时间与效率成反比,原时间与现在时间之比为6:5,那么6份对应120天,则1份=20天,大楼可以提前1份完工,即提前20天完工,选择答案A。2.甲地到乙地,步行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问: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多长时间?分钟分钟分钟分钟解析:选B。由题意可得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1∶4,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2,故步行的速度∶骑车的速度∶公交的速度=1∶4∶8,根据路程相同,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知步行的时间∶骑车的时间∶公交的时间=8∶2∶1。已知“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可得9份为90分钟,1份为10分钟,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2份时间,则为20分钟。选择答案B。3.李明倡导低碳出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快3千米,他上班在途中的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慢3千米,那么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就比原来的时间多()。解析:选A。提速后时间与原来的时间之比是4:5,则提速后的速度与原速度之比为5:4可知提高的1份速度对应3千米/小时,则原速度4份对应12千米/小时。减速后速度与原速度之比为9:12=3:4,时间之比为4:3时,比原来的时间多1/3。选择答案A。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