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传统制度的建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4 19:22:38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总结:宗法制、分封制、祭祀制宗法制是在中国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国家机器的形成,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政治制度,即所谓礼制。西周是一个繁礼缛节的朝代,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仪礼》中记载的礼制,就有士冠礼、士昏(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礼等。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西周在商代宗族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等。分封制古称分邦建国或封建制。它由周朝所创立。各封国诸侯的禄爵,按受封面积列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卿大夫也按这种办法分封其子弟。卿大夫封地叫 采 或 邑 。在行政区划上,周沿夏、商,将全国划分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九州。又将国土分为九畿或九服。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祭祀制是体现大宗特权地位和加强宗族团结的一种办法。二官制和教育制度夏朝建立了国家,其官制详无可考。周代官制,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都是天子的顾问。负责政务的官员有六卿或叫六官。⑴天官冢宰,总理国政;⑵地官司徒,掌民政教育;⑶春官宗伯,掌祭祀选官;⑷夏官司马,掌军事;⑸秋官司寇,掌刑狱;⑹冬官司空,掌百工土木。周朝入仕之途,分朝命和辟除二条道路。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春秋时代中原各国官制大体与西周相同而规模略小。总领国政者泛称执政,治民官称司徒,治军官称司马,掌刑狱之官称司寇,掌土地及建筑之官称司空或司工。楚国则情况不同,其国君称王,行政长官称令尹,军事长官称司马。关于教育制度,夏代已无可考。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教育方面的记述,说明其时已有社会教育机构。西周,教育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学校分两类,中央和诸侯国办的叫国学,地方上办的叫乡学。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国学分大学和小学。周王朝京师的国学叫辟雍,它建于京城南郊(一说西郊)开阔的土地上,四面环水,中间岛形陆地上建学宫。大学同时是养老、祭祀和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国学的小学设在宫廷南边。诸侯国的国学叫 泮宫 ,形制与辟雍相同而略小。西周国学的教师和教官合而为一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教学内容,师氏教国子以三德三行,保氏教国子以六艺、六仪,大司乐教乐德、乐语、乐舞。乐师教学生以小舞。乡学的教学内容与国学差不多。春秋时期国学衰落,教师外流到地方上,开办私立学校,即所谓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孔子、墨子等都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第四节传统制度的建立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秦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18 11:52:52秦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标志着尚刑重利的法家成为百家争鸣的赢家。政治上,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利出一孔,重农抑商。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严禁私学、焚书坑儒,用极其严厉的暴力手段终止了百家争鸣。韩非几乎在所有主要观点和主张上都与孔孟儒家对立:儒主性善,韩主性恶;儒尚贤,韩重吏;儒重德,韩重力;儒主德政,韩主法制;儒师古,韩法今;儒重理想,韩重功利。君主导师,专制教父。韩非的学说是一种缺乏伦理学基础的实用主义专制理论,既无形上思考,也无高远理想。但因其专注于社会现实的实用考量、以扩张君权为鹄的,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且能立竿见影,因而倍受专制君主心仪。韩非的政治哲学是秦朝立国的理论模型。秦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确立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说在实践层面的展开。秦朝提供了一个不适宜哲学生存的严酷政治环境。其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及其实施扼杀了先秦诸子的原创力。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章碣:《焚书坑》)本讲思考题1、利出一孔,法术势,二柄。2、简述韩非与孔孟儒家的区别点。3、说明韩非主张 法治 的立论依据。4、照韩非的看法,法术势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5、简论韩非的学说与秦立国的关系及后者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老子《五十九章》: 莫知其极 ,韩非《解老》 其术远,则众人莫见其端末 。进一步发挥: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 (《主道》)主张 其用人也鬼 (《八经》)试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文书制度的建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0 22:59:30文书工作的机构建立文书工作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作机构是在西周时期。据《周礼.春官》记载: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大史掌国之六典,负责上下传达;小史掌邦国之志,并佐大史;内史掌书王命,地位最显要;外史掌书外令,负责发文;御史保管档案典籍,收受四方文书,此外,周王室还另设大宰,负责处理文书。周天子的命令由大宰颁下,下级单位的上行公文,也由大宰负责接受并协助周天子处理。现代文书的工作部门:办公室、企划部、档案室,以及各部门文秘(内勤)岗位。五、文书制度的建立1.用印制度春秋战国时施行用印制度。印章作信物,用于封官授权。古代用印文书称 玺书 。现代文书中用 公章 的称文件。唐宋时期规定,印章盖在公文的落款处。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有二纸以上连接,则盖在连接处。现代公文中出现这个制度最多的地方,是 合同文本 和 介绍信 ,俗称 骑缝章 。2.避讳和抬头制度产生于秦汉时期。在文书中遇到皇帝的名字,必须避开,用其它同音或同义字代替,这就叫 避讳 。在文书中遇到 皇帝 等字眼,必须另起一行顶格书写,这就叫 抬头 。否则,视为违法犯纪,要受到惩罚。这种制度秦汉以后的各朝代都沿用了。在现代文书中仍然沿用抬头制度,但避讳制度通常已经很少用了,除了涉及保密等特殊情况,大都用代号形式出现。(如 工程 、 X计划 、 3737行动 等)3.请示和报告制度*请示制度――秦律规定: 有事请殿,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留。 意思是说要以文书形式请示。这就是现代文书工作中的 请示 制度的由来。*汇报制度――秦汉地方机关对治狱办案、郡县农作物生产或受灾情况等,都要书面呈报中央机关和皇帝。这就是现代文书工作中的 汇报 制度的由来。4.严禁 犯令 废令确立公文的权威性是在秦汉时期。封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首领,他的意旨是神圣不可违犯的。当时掌管文书的官员,被视为 出纳帝命之官 ,帝王 喉舌之职 ,下级官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凡有犯废令者,都要予以重罚,甚至接受命书时态度不恭,也要予以处分。这个制度在现代文书中是以 贯彻落实 和 执行力 来体现的。5.邮递制度秦汉时期,根据文书的缓急程度,确定不同的邮递方式。如 檄文 ,《说文解字》释: 若有急事则插鸡羽而遣之,故谓 羽檄 ,言如飞之急也 。所以檄文必须传递迅速不能有误。这种传递方式,犹如现代通信中的机要通信。古代传递文书的驿骑有五种: 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一马二马为轺传,急者乘一乘传。 相当于现代的 特快 和普邮之间分。秦汉各驿站都有亭史、驿卒、马匹。对授受的文书数量、种类、来源、送向、何人封印、送出时间、经手人、邮递方式和速度等,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如果 邮书失期 ,或 邮书留进不中程(不符合规定) ,要受到惩罚。近似于现代邮政的给据邮件操作流程。6.公文的一文一事制度公文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刘陶传》: 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 三国以后,把文书称为 公文 日渐增多,一直到现在被人们普遍使用。宋代开始,实行公文一文一事制度。这种制度实行的目的,是既可防止行文关系错乱,又便于文书处理,加速公文运转。此制度一直延续到现代。7.公文的用纸制度起源于唐宋时期,由于造纸技术的进步,纸的品种花色增多,对公文用纸作了明确规定。黄色纸张和绫纸为皇帝的专用文书用纸。现代公文延续和改进了这一制度,对公文的用纸的大小、厚度、字体、字号等都作了相应规定。8.公文的拆叠制度过去的公文是卷轴形式,不易携带和保存。唐宋时期制定了公文的拆叠规定,方便了公文的阅读和保管。这个制度一直沿用到现代。9.公文的拟制和誊写制度唐宋时期对公文的拟制、阅读、修改、誊写等十分重视。凡呈请皇帝审阅,经过皇帝 画行 (现代公文处理中的领导审批和签字)的诏令文书,如果发现又误,必须再行 奏改 (重新起草送批签字)。誊写时不得擅自做任何修改,否则,要受到处分。宋代规定,公文有脱误(笔误)需要改动者,一定要在改动处加盖公章,以示负责。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10.公文的引黄和贴黄制度*引黄制度――就是将章奏文书的主要内容,及日月书写于封皮或文书之全前。现代公文中的文号、发文时间、以及档案管理索引等制度都是从这里发展而来的。*贴黄制度――古代文书是用黄纸书写的,如有需要更改之处,就用黄纸贴上,然后再改写。现代文书中已经不沿用此制度,不过在草拟送审文稿时,还会有此现象出现,如修正液的使用。11.签押和判署制度*签押――产生于唐宋时期,公文由主管官员签署,以示负责。该制度一直沿用到现代。*判署――也叫画行。即指主管部门长官在文书上签署同意。判署只能由主管部门长官行驶,他人不能代行判署,否则要受到处分。该制度一直沿用至今。12.公文的封装和编号制度起源于唐宋时期,分为实封与通封两种。凡属要切机密公文均用实封,其余一般公文用通封。公文编号制度也是起源于唐宋时期。用于实封公文,号数分别写在文件和封皮上,以便收文机关拆封查对。该制度在现代公文中已经进行了功能剥离,封皮上的公文编号功能如今是由给据邮件号码替代完成;文件编号功能一直沿用至今。13.公文的收发登记和催办制度唐宋时期各机关收到和发出的公文都要进行登记。目的不只是统计文件数量,主要是为了 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公文收发登记与催办有密切关系。古代公文催办是用登记簿、传递回报单来进行的。加速督促办理,提高办文效率,防止拖拉推诿,公文积压的现象。14.公文移交归档制度起源于唐宋时期。收藏文书的地方,唐朝称甲库或简称库,宋朝称架阁库。类似现在的档案室和档案馆。各机关在公文办理完毕之后,要移交归档。15.文书的保密制度起源于唐朝。唐律规定了许多保密法律条文,如有违者,将要受到处罚。现代文书工作中制定了若干保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