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 行测知识

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减小字体增大字体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答:审美经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是,这两种感觉显然有着本质的差异:①首先,它们的对象不同,前者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的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②其次,它们的区别还在于后者还使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度,达到了一种体验的深度。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29 22:28:20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1、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精神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人的情感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情感的发泄、情感的自然表现、情感的艺术表现。2、审美体验:是审美情感的一种,或者说是审美情感的深化、个性化。所谓体验有两层含义:一是 以身体之 ,亲身经历,强调它外部的实践性;二是体察、领悟, 设身处地 ,着重内部的心理感受。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的深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审美主体在直觉与感知的基础上,切身潜入审美对象之中,同审美对象交融为一。审美体验对于艺术创造更为重要。审美体验是创造主体对丰富的人生经验的凝聚、深化,也是对客体事物的深层把握。故而要求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以强烈的情感去体验生活。这是增加作品真实性、深刻性的比备条件。缺乏审美体验必然导致审美感知的迟钝审美想象的浮泛。(五)、审美理解和回味外、玩赏1、审美理解:是指通过审美知觉直接达到对审美对象本质内容的理解性把握的心理活动。审美理解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性质、特色、意义、价值等的理性认知。审美理解要求主体必须有起码的知识储备和审美修养,对审美对象本身的形式表现、审美特征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等有所了解。审美理解的难点在于把握审美对象的内在意蕴。内在意蕴的把握,实际上是对审美对象作出基本的审美评价,所以,审美理解也可称之为审美判断。2、审美回味玩赏:审美活动经过了审美感知、想象、理解、判断诸阶段后,可以说审美过程大致完成。然而,审美活动不同于科学活动。科学活动一般通过考察、研究、论证,得到结论或结果后,就可以告一段落,甚至就此接束。审美活动则并非在审美理解、判断后就此结束,而是还有一个反复品味,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是审美回味玩赏。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国统区的体验与追忆小说-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30 21:16:53国统区的体验与追忆小说一、胡风派的 体验现实主义 小说写实小说在40年代出现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客观冷静叙事,一是主观情绪叙事。胡风派认为,小说既然设定叙述人来叙述,纯粹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现实主义就应该有主观性,即对现实的体验。人称 体验现实主义 。1. 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及对于人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诗派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写序,人称 七月派小说 。2.路翎(1923-1994)代表作短篇《饥饿的郭素娥》、长篇《财主底的儿女们》。路翎的小说人物主要是两类:流浪汉和知识者。《财主底儿女们》(蒋捷三;将蔚祖、金素痕;蒋少祖、蒋纯祖):历史地表现抗战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道路。艺术特色:现代心理小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进行开掘,表现社会烙印与人性、兽性的混合。因而路翎小说的心理刻画在揭示人的灵魂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它使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与世界文学潮流更加接近。二、冯至的 诗化叙事体小说 :《伍子胥》冯至用一个个散文诗的片断表现伍子胥在一路飘泊中所遇见的各种人事、风物及所引起的感觉和体验。并在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的错综升华出一个存在主义的人生命题: 抉择 的主题。三、 京派 作家的体验小说师陀的《果园城记》(短篇小说集),把悲叹中国乡镇的衰败和人生命运的难以把握两相结合。如集中的《一吻》。汪曾祺(1920-1997)他是沈从文的传人。他的小说能激发起人们一丝永恒的怀旧情绪。由现代社会的缺憾引出京派作家内心深藏的那块人类童年土地,保存的那点古朴人情美、自然美的光影,象征着他们对现代社会人性完美的无限向往。小说特色是:情绪内涵较深,散发出文化的意味。结构貌似散漫,似无高潮,显示出正宗文化小说的特征。四、左翼作家的体验小说1.骆宾基(1917-1994):《北望园的春天》。是一篇佳作。它采用感伤抒情的笔调,表现了40年代后方政治低气压及这种环境下形成的知识分子和下层卑微人物的孤寂、沉沦和憧憬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一些善良的小知识分子被生活毁灭的悲剧。2.夏衍的《春寒》。3.王西彦的 追寻 三部曲:《古屋》、《神的失落》、《寻梦者》。其中以《古屋》最著名。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近代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17 20:45:40近代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一)表现派与体验派的理论分野近代剧的演关系。角色的创造中,包含三组关系:一是观和演,二是演员和角色,三是角色和角色。话剧和戏剧表演艺术的区别,主要也是体现在这三组关系里。近代戏剧观演关系的特点:台口处有一堵看不见的墙(第四堵墙),隔开了演员和观众。演员必须学会当众孤独,只管自己,不管群众的反应。观众要直到落幕再鼓掌叫好,不能中间鼓掌,影响演员的情绪。这种观演关系成为封闭/ 隔离型。在这种观演关系中,演员通过 化身 的方式创造角色。化身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前者成为表现派,后者是体验派。角色的创造通常分为准备(排练)和表演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两派的观点比较接近,都要求演员反复钻研剧本,把握人物性格,体验情感反应,并为之找到恰当的外部表现形式,在心中形成明晰、完整的艺术形象。也就是狄德罗称之为 理想范本 ,斯坦尼斯洛夫斯基叫做 内心视象 ,焦菊隐说是 心象 的东西。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表演阶段,核心是演出中的演员和角色,即 两个自我的关系问题。斯坦尼斯洛夫斯基体系综合了双方两派的长处,而又避免了两派的偏失。斯氏第一次使话剧表演艺术,从演员培养到舞台实践有了完成的科学体系,影响及于全世界,我国优秀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大多是在这个体系下培养的。(二)角色创造中的两对关系表现与体验,包含着话剧表演艺术的全部奥秘。两者的区分主要表现在理论上,而在实践中,不容易区分。一台戏是一个整体,角色的创造离不开相互间的刺激与配合。演员与演员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动作与反动作的方式进行的。(三)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1、程式与行当程式 :①京剧的音乐程式由唱腔和器乐组成。器乐含打击和弦索部分,俗称文武场面。板、鼓、锣、波为 武场 ,由板、鼓领奏。京胡、二胡、三弦、笛子、唢呐之类为文场,京胡主奏。根据节奏的快慢,又分出各种不同的板式、如慢板(4/4节拍,一板三眼)、原板(2/4节拍,一板一眼)、流水板(1/4节拍,有板无眼)②念白也有程式。京剧老生、花脸、丑角用真嗓(大嗓),青衣用假嗓(小嗓),小生则用一种特殊的 真假嗓 。③ 动作程式大体包括手、眼、身、发、步五个方面的形体动作,俗称 五法④ 翻打程式是表现战斗场面的,有武打和跟头两项内容。武打分为单打和群战两类。行当:行当也是戏曲程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生、旦、净、丑 四种基本类型。戏曲演员创造角色,都要经过这样一个从程式到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意义还原、落实过程。2、角色创造与程式翻新戏曲角色是用表演程式创造出来的。程式是固定队的,但运用起来却可以灵活多变,充分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从程式行当到角色个性,必须涉及到戏曲程式的创新和细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