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 行测知识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2014年形势政策参考资料-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3 17:13:012014年形势政策参考资料国际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 5第一讲 不断开拓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 6一、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 7二、深刻领会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 10三、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12资料链接链接一: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 14链接二:新中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发展演变。 15链接三:201 3年中国周边外交硕果累累 16链接四:善邻和睦伴邻共荣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序幕拉开 161.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2013年周边外交呈现五大亮点 172.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中国外交的 软 与 硬 186.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奎:中国外交需要价值观输出 19链接六:数据及背景资料 我国周边数据 20链接七:故事案例 22第二讲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22一、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23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 25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27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 29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29接链接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32链接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 33链接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言摘编 35链接六:身边的感动 最美中国人 39链接七:从国际政治实践看 普世价值 的多重困境 40链接八: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色与启示 42透视大学毕业生 族化 生存现象 43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 44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 44二、 族化 现象及所困 45三、 族化 存在及成因 47四、 族化 生存之破解 49资料链接链接一:政策 511.推动教育公平的相关政策 512.促进就业公平的相关政策 523.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 53链接二:观点声音 54链接四:数字与现状 581.农村学生读大学易,进名校难 58链接五:案例故事 581.陈生:承包菜地赚得第一桶金 58链接六:他山之石 601.美国社会流动性亟待提高 60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的困难与策略 61一、如何看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 61二、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特点与成就 63三、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642.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 65四、未来廉政建设之路该怎么走 651.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661.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巡视目的是通过 惩 达到 治 69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公众反腐信心超七成 712014年上半年高校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口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攻坚之年。国内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重要内容.重点学习领会以下8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二是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三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四是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六是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七是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二要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三要全面掌握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重大举措;四是正确理解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更好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学习贯彻好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要突出强调 三个倡导 。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二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和两者各有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三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丰富和拓展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载体,在认知认同和践行上下功夫。三、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的核心要求和主要任务。一要正确认识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但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加大,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二要深刻领会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九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一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三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加强源头防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四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五是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六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2013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 十连增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现 十连快 。农村保持和谐稳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展现出蓬勃的活力。把握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一要引导教育学生既要看到十年连增的大好局面,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在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与转化率低、国际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与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增强忧患意识。二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农业工作的改革部署上来,统一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谷物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守住农村政策底线,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确保 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应对农业后继乏人问题,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不忽略普通农户。重视农村 三留守 和 空心村 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三要讲清2014年农村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历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讲清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 发展、燃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化之路。五、深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国梦宣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的重要举措。要在大学生中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深化中国梦的宣传阐释,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握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的有机联系,用中国梦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坚持 老虎 、 苍蝇 一起打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积极反响。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引导广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重大部署和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总要求.引导学生充分看到我们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坚决行动,充分看到党风切实改变的新成效。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六、理性客观看待经济社会热点问题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开放必将释放出新的活力,但改革也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大量存在,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坚定发展信心的任务很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很重,能否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关平人心安定、关乎事业成败。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舆论 易感 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更好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稳定思想。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国际 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一、认清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了解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动向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六个年头,世界经济总体仍在低速复苏.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帮助大学生认清世界经济总体形势的同时,要让他们看到其中的新动向。一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发达国家经济开始从低迷状态加速复苏.经济指标有所改善。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欧洲经济进入缓慢、多速复苏阶段,日本经济在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反弹。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拉动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世界经济将继续iS-r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消除,日本 安倍经济学 负面效应突出,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隐忧。三是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发达国家率先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以再工业化为核心.以绿色增长和智能增长为基本方向,以新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发展中国家调整特点则是,将由外部需求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推动为主,以自我调整为主。发达国家仍将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占据主动,保持竞争优势。二、关注大国对外战略调整动态,充分认识大国关系互动的复杂性全球化在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联,显著降低了大国发生冲突和战争的风险。无论在双边舞台,还是在多边场合,世界大国在调整中合作,在碰撞中握手,在角力中依存。要让大学生认清大国关系的复杂性,调整、碰撞、依存是大国相处之道。一是美国 东张西望 ,推进亚太 再平衡 战略,强调亚太是美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时对欧洲、中东政策进行 再平衡 ,拉紧美欧同盟关系,积极推动巴以重启和谈.加大推动解决叙利亚、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力度。二是 监听门 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双方在欧洲防务、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分歧犹存。三是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加大对亚太和中东等地区事务投入,进一步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俄与美英等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实现互访.但在 斯诺登事件 、叙利亚问题上,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场严重对立,与欧盟围绕欧盟 东部伙伴计划 分歧加深。四是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稳步推进。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 进一步提升,不断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中欧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致力于实现中国的 十二五 规划和 欧洲2020 战略有效对接。三、把握亚太地区的发展势头,深刻认识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与挑战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大对本地区投入,亚太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要让大学生看到中国与亚太各方利益交织,蕴含着提升影响力的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资源争夺与领土领海等争端此起彼伏,给我国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是亚洲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由本世纪初的不足20%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二是亚太区域合作持续推进。 l0+1 、 10+3 、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以中韩、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三是亚太地区的复杂因素有所增多。一些地区国家处于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局势时起时伏。日本政治右倾化势头加剧,在历史问题上频开倒车。四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强调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成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促进了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四、认识中国特色外交的积极实践,全面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和落脚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上不断采取新举措,推出新理念.展示新气象,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全球视野、进取意识、开创精神,充分理解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一是赋予中国梦深刻世界意义,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理解认同。二是丰富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理论。新时期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不依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放弃维护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三是提出新形势下经略周边的大政方针,突出 亲、诚、惠、容 四字理念.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四是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在同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坚持义利并举、义重于利,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外交的特色,立足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中国外交的落脚点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解决各种不可持续的问题,为维护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延伸的正当权益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不断开拓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口本刊特约报告人 韦弦教学目的: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周边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对新形势下我国周边外交做出了全局性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情况,让大学生了解: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课程内容:1.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2.深刻领会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3.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不断有大手笔、大作为、大布局。尤其是在周边地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力亲为、率先垂范,一年来的周边外交亮点纷呈、成果丰硕。2013年lO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工作重点的阶段性总结,同时也掀开了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新篇章。如何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如何深刻理解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如何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全面认识我国的周边环境1.静态的视角。即先要认识我们周边环境中那些不可变、不易变、不可选择的部分。首先是地缘因素,即地理方位、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我们与哪些国家领土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与哪些国家划水而治,与哪些国家缘山而居;与哪些国家陆路相通,与哪些国家一衣带水。中国陆地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陆总面积l26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们有20个邻国,其中陆上与l4个国家山水相连,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而在其他世界大国中,俄罗斯的邻国只有11个、德国只有10个、印度只有7个、美国只有4个。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长达22000多公里。我们的邻国中既有俄罗斯、印度这样的大国,也有柬埔寨、不丹这样的小国。世界上10个人口大国中,我国周边就占了一半,再加上我国的l3亿人口,本地区人口总数超过3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其次是文化因素,即我国周边的历史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社会制度上看,既有社会主义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国家,还包括君主制国家。我国周边既有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又有曾经的 四小龙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四小虎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些迅速崛起的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有阿富汗、尼泊尔、缅甸等一些多次被联合国列人世界最不发达名单的国家。从文化传承上看,儒家文化圈囊括了我国周边的不少国家,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但由于我国周边不少国家曾遭受西方长期殖民,因此西方文化比较盛行。从民族属性上看,我国周边有数不清的民族,而且周边国家的许多民族与我国境内的民族同根同源、跨界而居,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宗教角度上看,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三大宗教在我国周边信徒众多,而很多国家独特的历史际遇产生的各种地域性宗教也杂处其问。我国周边既有经济大国,也有军事大国;既有有核国家,也有一些试图跨越核门槛的国家。我国周边既有长期性的地区热点,如朝核问题;又有一些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热点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等。第三是域外因素。地缘因素、文化因素属于域内因素,基本上是不可变或不易变的。而域外因素对我们来说往往是不可选择的,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便你不希望它存在,它也依然会在那里。这里仅举两例。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传播。经济全球化在带来人员、资本、技术、信息全球化的同时,也导致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尤其是近年来,借助网络等新媒体,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甚至政治社会制度和西方民主观念也在我国周边地区,尤其是我们周边国家的年轻人中大行其道。这一方面带来了我们周边一些国家的重大政治社会变革,当然更多的是政治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也冲击了我国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另一个是美国因素。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从大周边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但从地理位置看,美国不是我们的邻国。我们可以把美国算做一个域外因素,但这个域外因素却是影响我国周边环境的最大因素。无论是从历史、现实还是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美国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国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影响着我国周边诸多热点问题的走势与动向,影响着诸多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影响着诸多周边国家对我们的态度和政策取向。2.历史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笔者理解,跨越时空的视角至少包括历史的视角,也就是一种动态的纵向视角,把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放到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来考察、认识、研判。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大多数时期是凶险的。自1840年开始,中国不得不直面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政治社会动荡、经济倒退、民生凋敝,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我们被新旧殖民者轮番侵略,国土成为战场,甚至成为别人的战场。我们的周边国家很多被西方殖民,并沦为他们侵略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我们的国力孱弱,国际影响力不强,周边影响力不断被削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就是两个字 冷战。我们长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而封锁的前沿就是我们的周边地区。在冷战阴云的笼罩下,我国的周边地区实际上也分为两大阵营,社会意识形态是周边各国外交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的周边环境必然是好一半、坏一半,热一半、冷一半。冷战时期,我们被迫在南北两个方向都卷入过战争。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从战争迫在眉睫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我们的周边环境在逐步变化,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也有反复。尤其是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发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实行遏制,一度使我们的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最近2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外交政策,尤其是周边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周边环境总体在不断改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周边基本上不再面临侵略和战争的威胁。我们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大多得到圆满解决,我们的边境线总体是和平稳定的。我们周边的国家多数对我们是亲善友好的。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人文交流日益丰富多彩。可以说,我们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好。3.现实的视角。这是一种动态的横向视角,即通过对当前我国周边环境的理性分析,深刻认识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讲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首先是国际大环境没有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发展、促合作仍然是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周边国家的基本诉求。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我们的周边总体也是和平的。亚太地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我们的周边各国交流合作日益增强,利益交融度不断提高,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多数国家都把重点放在推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求和谐上。一些地区热点总体上看还没有热起来,尚处于可控状态。其次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产生了重要的辐射效应。一方面,周边国家与我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举世瞩目。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周边国家从中国30多年的发展中获益最早也最多。目前,中国是诸多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地等等。2012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达到l.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同欧洲、美国的贸易额之和。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拉开了,中国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中国的发展红利会给周边国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基于这种认识,多数周边国家更愿意加强与中国在经贸等各领域的密切合作,希望搭上中国新一轮发展的顺风车,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巨大变化也引起了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全世界的兴趣,通过对中国的研究,诸多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嬗变,从认同中国的发展成就,到认同中国的发展模式,再到认同中国的政治社会制度。这种认同感的不断深化,是我们今后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财富。再次是近些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成效在逐步显现。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睦邻、安邻、富邻 是中国周边外交的核心理念。多年来,我们秉承这一核心理念,不断加强周边外交工作力度,不断密切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增信释疑,化解矛盾,缓和热点,勇于担当,我们不断赢得周边国家的信任与倚重,我们的周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正是由于中国忍辱负重、敢于担当,坚决顶住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坚决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狂涛巨浪,挽狂澜于既倒,为亚洲各国走出金融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赢得了亚洲国家的普遍好感与信任。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包括周边在内的诸多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推进各种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与软着陆。周边许多矛盾不断得到缓和,许多热点问题的形势保持在总体可控的范围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在增强,利益交融在深化,周边区域合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以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了同多数邻国的领土边界问题,划定边界约占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近年来,中国与诸多周边国家关系全面升级,与4个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诸多国家结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当然,中国周边外交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采取的一系列周边外交行动。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出访足迹遍及多数周边国家,多数周边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通过双边或多边途径到中国访问或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包括周边外交新理念。例如 中国梦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命运共同体 正确义利观 ,等等。这些新理念契合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现状,契合周边国家的需求与关切,对我们改善和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举措,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传统互信关系,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务实高效合作,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人文领域交流,有的着眼于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各种制度安排。这些新举措让周边国家看到中国加强周边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真心与诚意,既是试金石,又是催化剂,把中国与周边国家更加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此同时,我国周边环境中挑战的一面也更加严峻。首先是热点问题。热点问题包括我们周边存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也存在一些热点国家。地区热点问题几乎环绕我们周边各个方向,既有历史争端,也有现实纠葛,是不同国家之问矛盾激化的产物。这些地区热点问题有的高烧不退,有的时冷时热,是我们周边重要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总体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但不能完全排除激化甚至发生冲突的可能。局势一旦恶化,会给周边安全包括国内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所谓热点国家是指一些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国家。周边个别国家由于政府政策失当或者外部势力插手,可能会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甚至爆发内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我国沿边省份的稳定,甚至会冲击我国边境安全。其次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至少包括两类。一类是经贸摩擦。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不断拓展,中国已进入与外部世界经贸摩擦的高峰期。其中,我们与一些周边国家的经贸摩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类是领土争端。领土争端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产生于历史,影响着现实。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陆地边界基本和平解决,但海洋权益争端近年来逐渐浮现出来,有些逐步演变成热点,甚至有时多个热点同时迸发,给我们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带来潜在威胁。再次是心态问题。心态问题的核心就是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有一个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适应大国角色的问题,世界各国包括我们的周边国家也有一个逐步接受中国发展壮大和大国现实的问题。这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和结构性的问题,它将伴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整个历史进程。有的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有的国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发展壮大,有的国家充满疑虑、充满担心。最普遍的心态实际是一种纠结的心态,既想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同时又对中国有所防范、有所疑惧。我们要看到这种心态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困难和艰巨。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最终也要靠发展解决,靠中国用和平发展来证明自己,用惠及对方的真诚合作来安定周边。最后是非传统安全因素。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于军事、政治禾NJ"b交等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指除此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在国际安全领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环顾我们周边,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环境安全、流行性疾病等问题不断滋生。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周边地区存在的 三股势力 (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严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另一个是我国仍然面临 和平演变 与西化、分化的压力。近年来,不少周边国家上演了各种类型的 颜色革命 ,对我国国内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不容忽视。总的讲,通过静态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周边环境的极端复杂性。通过历史的视角,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通过现实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周边环境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这三点,应该是对我国周边环境相对全面的判断,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认识基础。二、深刻领会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3年10月24 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七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悉数出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巩固对我国总体有利向好的周边环境,维护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揽全局,思想和内涵丰富,从战略高度强调了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的重大意义,对做好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特别是周边外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必须深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思想认识问题。这里包括如何认识周边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周边外交工作的历史成就,如何认识当前周边形势的主流。首先是周边对我国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周边与我国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周边不靖,国无宁日。在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后的数千年漫长历史上,凡是中国取得稳定发展的历史时期,都是周边风调雨顺,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和睦甜美的时期。反之,只要周边出现动荡或重大历史变局,我们的发展进程就会阻断,甚至多少年的发展成果会荡然无存。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周边有着不同往昔的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周边是我们发展的重要依托。对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中国来说,周边是我们成为大国、强国的最初历练地。我们的大国视野、大国心态、大国战略都要经过周边的锤炼。如果我们改善不了周边环境,也就改善不了我国发展的整体外部环境。如果我们处不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就难以处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其次是周边外交工作历史成就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开创和发展了我国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为我们继续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审视我国的周边形势,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这就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周边给我们打下的良好基业。也正因为如此,会议才要求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必须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2.战略目标问题。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3.基本方针问题。会议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继2013年3月访问非洲期间提出发展中非关系的 真、实、亲、诚 四字箴言之后,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周边外交要突出体现 亲、诚、惠、容 的理念。所谓亲,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的外交 首秀 就是访问周边大国俄罗斯。9月初,习近平主席又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访问。1 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10月又访问了文莱、泰国和越南。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重心在周边,真正做到了与周边常见面、多走动,为的就是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所谓诚,就是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其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重义守信,言出必行。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周边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对我们已经做出的援助承诺,要不折不扣落实,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周边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所谓惠,就是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这一思想是中国梦在周边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中国梦与中国周边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是互为前提、互为依托、互为机遇的关系。没有周边的和平稳定,就不会有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将是维护我们周边地区和平发展的重大力量,本身就是对周边地区繁荣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一思想还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谋划。中国绝不会做周边一系列多边制度安排坐享其成的 搭便车者 。中国会着眼周边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周边事务,坚持不懈做周边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为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步事业发挥更大作用。所谓容,就是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 天空中的几朵云彩,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 。这些鲜活、生动、深刻的话语就是包容思想的真实体现。中国一直强调,冲突和战争不是中美关系的宿命。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织最紧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不应该是中美竞争的 角斗场 ,而应当成为中美互利合作的 大舞台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是我国2013年开展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包括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年会时明确提出了坚持开放包容,协力推动亚洲I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思想,强调中国将帮助有关国家增强自身发展的 造血机能 。会议同时强调,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我们的周边外交实践,动真格、见成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会议要求,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这一理念。其次,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努力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三、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同时又面临复杂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周边外交开局成效显著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周边外交工作经验、研判了我国当前的周边形势、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会议确定今后5年至l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明确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结合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笔者认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我国周边外交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点。1.发展好我们自己。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自然也是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总钥匙。多年来,我国周边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使我们的周边环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根本靠的是发展。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们在周边的影响力才不断扩大,我们开展周边外交工作可用的资源才越来越多,周边国家才对我们越来越心向往之,才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希望加强与我们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战略倚重,我们的周边环境才能不断改善。今后仍然是这样,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真正增强周边国家对我们的向心力,增强我们与周边国家的黏合力,增强我们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塑造力。我们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发展的手段,才能不断得到解决,我们的周边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2.统筹好两个大局。做好我国一切工作,包括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工作,胸中都要时刻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就是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际大局就是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争取良好外部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这里面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的周边外交工作要为国内大局服务。周边外交工作首先要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着力点放在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上,放在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周边外交要为我们完成这些历史任务创造良好的、直接的外部环境,并提供世界范围内历史上,包括今天可资镜鉴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的周边外交要坚持 以人为本 ,坚持服务于中国人民的新期待,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加强改善公共服务上,并积极为这些工作创造好的条件和可资镜鉴的经验和教训。除了统筹好两个大局之外,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还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好我们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统筹好我们的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政策、手段与资源。不少海外媒体都注意到,这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出席会议的有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的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有关金融机构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负责同志,驻有关国家使节、部分常驻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以及外交部驻香港、澳门公署特派员、部分专门事务大使、特使和代表。这一方面说明中央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外交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和涉及外交工作利益格局的复杂化趋势。面对这种局面,在今后的周边外交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外交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做好集中调度,保障中央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处置等各项功能顺利实施,确保中央周边战略意图的实现。3.重战略、重谋划。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这里重点有两方面,一是要有战略眼光。分析周边形势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全局性的世界眼光。要重视国际大势和大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认真总结周边形势的发展规律和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的规律。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工作作出战略规划。要谋全局、谋大势、谋长远,既要下好先手棋,也要打牢基础工程。二是要有战略定力。我国周边环境极端复杂,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周边许多问题解决起来也极端复杂,牵扯面广、涉及关系纠葛,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耐力。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着眼长远,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锱铢必较,要多做有利于长远的事。要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工作谋划,搞好策略运筹,顺势而为,根据周边环境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周边外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周边外交工作中不要回避矛盾和问题,要妥善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4.坚持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工作取得了恢弘开局、显著成就,这首先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展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新风格,取得了一系列周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这些都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拓创新的决心,也为开创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保障。进一步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从思路方法到体制机制,都要能因应新形势、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5.坚持做到四个 着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着力强调的重点。一是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二是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要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三是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我国同周边国家毗邻而居,开展安全合作是共同需要。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四是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要全方位推进人文交流,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所谓命运共同体,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兴衰与共的关系。我们倡导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是一个空洞的理念,而要有丰富的实践支撑。我们既要在周边国家中传播这种意识,使周边国家真正意识到与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也要在周边外交活动中真正实践这种理念,并在各种双边多边体制安排中体现这种理念,让我们与周边国家真正凝成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共解困局,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启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一段历史征程。中国周边外交工作,也必将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不断续写更加恢宏的篇章,不断开创更加崭新的局面,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资料链接链接一: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策1.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2.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总体要求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摘自2013年10月25日新华网)3.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布局和工作部署在经济上以我为主、充分 扬长 、升级换代、互利共赢,强调 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 ,包括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在安全上有的放矢、迎难而上、抓紧 补短 ,强调 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包括坚持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主动参与区域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在文化上积极主动、加强互动、增进感情、争取人心,强调 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包括深入开展旅游、科教、地方合作等友好交往,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对外介绍好我国内外方针政策,讲好 中国故事 ,传播好 中国声音 ,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 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摘自2013年11月4日中国新闻网)链接二:新中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发展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周边外交思想脉络及其实践,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周边外交,主要标志是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共同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主要成就是我国与大部分接壤邻国明确划分了边界。二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期的周边外交,主要标志是 睦邻外交 大发展。中国率先摆脱了国际 冷战 格局的羁绊,不以意识形态 画线 ,改善了与有关邻国的关系.最终与所有邻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为集中精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总体上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三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周边外交,周边外交方针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发展。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的周边外交方针。2003年lo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发表演讲,将中国的外交政策概括为 睦邻、安邻、富邻 六字方针。在2004年召开的第l0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正式提出 周边是首要 。在2005年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了 和谐世界 的重要战略思想,而周边地区与周边外交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与 和谐世界 战略都具有关键意义。在2006年8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互利共赢 以人为本 等重要战略思想。四是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周边外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顺势而上 与 大周边 成为新的 关键词 。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面对中国崛起加速与 亚洲崛起 加快同步并进,面对周边环境错综复杂的现实 热点 难点 ,中国的周边外交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多管齐下、全方位推进。五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科学谋划大国关系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和平发展大局,将经略周边作为中国战略重心。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对周边战略目标、外交方针和工作思路进行了科学部署,明确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 等一系列重大外交倡议,引发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高度关注,安定四邻、巩固周边,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摘自新华网)链接三:201 3年中国周边外交硕果累累2013年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丰收年。从东到西,由南至北,从陆地到海洋乃至航天太空合作,中国全面发力,与大部分邻国的双边关系保持全面快速发展势头,进入新的上升通道。首先,顶层设计的大格局完整呈现。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访首站选择俄罗斯 国土面积最大的中国邻国。5月,李克强总理首访首站选择印度 人口数量最大的中国邻国。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10月,习近平和李克强分别访问东南亚五国,并分别出席印尼APEC峰会和文莱东亚系列峰会。10月22日,俄、印、蒙三国总理同日访华创下新纪录,三国均与中国有着漫长陆上边界线,也均以中国为主要贸易伙伴。外媒评论,各国领导人接连来访,显示中国和平友好外交政策的成功。其次,经济合作的大拓展全面提速。目前,中国一东盟确立了2020年双向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中俄明确了双边贸易额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率庞大经贸代表团首次到访中国,双方共同发力自贸区建设,期望韩中关系 更上一层楼 。2013年以来,在领导人外交中,从贯穿欧亚腹地、总人口逾30亿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 构想,到携手东盟共同打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倡议;从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规划贯穿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的中国一东盟高铁 黄金走廊 一个活力四射的周边经济圈正在加速形成。再次,人文科技的大交流前景可期。2013年中国的周边外交中,人文科技交流从规模到质量和领域拓展,亮点纷呈。中俄已相继举办了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还将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中印则正在加紧筹备2014中印 友好交流年 ,扩大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未来3~5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l.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中国的周边大外交格局,是同国际大势、周边需求和各国发展进程密切结合的。中国融入世界到今天,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自己赢也要让伙伴赢,只要务实,共同利益总是远远大于分歧,大家总能展开合作。对中国来说,其经略周边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就是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而不懈努力。(摘自2013年lo月25日新华网)随着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国的周边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周边外交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要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维护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经略周边新视界引人注目。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 亲、诚、惠、容 周边外交新理念,是中国传统睦邻外交的延续,更是急速变幻的形势下对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大势互动的最新思考。和亲睦邻,夯实睦邻合作民意基础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中国承诺:未来10年内,向周边国家增加逾4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未来5年,与印度尼西亚实现每年互派100名青年访问;未来5年,为巴基斯坦培训1000名汉语教师,并在巴增设多家孔子学院;2014年,与蒙古和印度举办 友好交流年 ;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增资2亿元人民币,重点用于深化双方人文交流与能力建设。广交朋友,广结善缘。中国通过不断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让更多周边国家民众体验并分享中国发展经验,进一步夯实睦邻合作的民意基础。以诚相待,高层互访助推政治互信履新首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首访首站都选择了周边国家,中国还与周边21个国家开展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级别交往。双方在双边和多边不同层次互动频繁:中国积极推动与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内各项合作;俄印蒙三国总理同一天抵华访问,创下纪录;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元首5次会面,双边各领域合作提升至新阶段。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中国领导人亲和、务实的作风有力引领中国与周边国家增进战略互信。互惠共赢,传递中国发展正能量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各种场合全面介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阐释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思路及新举措。他们传递出坚定而清晰的信号,提振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在传递 中国好声音 的同时,中国也为周边国家带来务实合作新举措。中国与多个周边国家和地区确定贸易发展新目标;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构想;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也取得明显进展。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和互联互通合作,努力探索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使自身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倡导包容,树立和平发展的中国形象对于我国同周边一些国家在海洋权益、岛屿归属、领土划界等问题上存在争端,中国以 积极而有所作为 态度,努力与各方合作,推进对争端的管控。201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启动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同文莱、越南就推进共同开发与海上合作达成一致,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这一系列实践都是实现领土、领海争端从零和博弈向互利共赢转变的有益途径。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中方的举动得到周边国家积极响应,和平共处、包容共进的中国形象正深入人心。 (摘自2013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网)链接五:观点声音一是我们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新气象。2013年10月24日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建国首次,总结了多年周边外交工作的经验,规划了今后周边外交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习主席出访印尼、马来西亚,还有北边的俄罗斯、西边的中亚国家。李克强总理首访首站是印度、巴基斯坦。2013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外长以上的互访超过100起,基本实现亚洲司主管的23个国家的高层交往全覆盖。二是我们积极参与或者是建设性参与解决热点问题,有新思路,积极有所作为,维护自身利益于地区和平稳定。如朝核问题,我们开展穿梭外交,劝和促谈。参于与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斡旋缅北问题,对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尼泊尔劝和促稳。三是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有新手笔。我们找准同亚洲国家利益契合点,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重大倡议。推进中泰高铁合作、中老铁路建设。我们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重点解决大通道建设融资瓶颈。四是提出区域合作新思路。我们提出构建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和 2+7合作框架 ,倡议构建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合作体系和信用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框架,推广新安全观,受到各方重视和欢迎。五是维护主权权益有新举措。巩固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存在,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针对菲律宾等个别国家侵权行为进行斗争。与东盟国家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举行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同文莱和越南就海上共同开发达成一致。(摘自2013年12月26日人民网)2.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中国外交的 软 与 硬从国际层面来看,一些外国舆论和一些国家的政府认为中国外交现在是越来越强硬,而国内的部分媒体和民众则认为中国的外交又有些软,关键的时候不敢 亮剑 ,不够霸气,缺少硬气。判断外交的 软 与 硬 ,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国家利益,只有国家利益这样一个标准才能衡量这一切。我认为,有几点至关重要:第一,要看外交是否很好地贯彻执行了中央的外交方针政策。第二,是否在国际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我们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些利益既包括现实的利益,也包括长远的利益。第三,要看是否在国际国内因素的互动、联动中服务了国内发展、改革、稳定的大局。第四,是否体现了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发挥了一个大国建设性、负责任的作用。(摘自2013年9月17目新华网)3.国际问题专家王羽:中国正处于打造周边外交升级版的机遇期2013年10月22日,中国的重要邻国俄罗斯、印度、蒙古三国总理在同一天访华,这充分说明,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周边国家更加重视对华关系。与此同时,中国长期以来重视周边外交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其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感情越来越 亲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访华期间通过新华网与中国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这种新颖的访问安排意味着,俄罗斯领导人重视中国民意,愿意了解中国民众对俄罗斯和中俄关系的看法和期待。同时,两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层面之一,影响着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因此,中俄将加强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其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越来越 实 。经贸合作是三国总理访华行程中的重点。在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西方发达经济体饱受危机困扰的背景下,三国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是一种合理且必然的选择。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写入了为推动两国经贸合作稳定快速发展的多种共识。两国签署的20项合作文件包括了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具体方案。中印同意推动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双方将加快商定关于建立产业园区的框架协议。蒙古总理阿勒坦呼雅格在访华期间出席了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合作论坛。经贸合作不是纸上谈兵。三国与中国在以实际行动开发经贸合作的潜力,提升合作质量。其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 铁 。中俄之间的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本就是中国建立的伙伴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体现出双方的密切联系。而俄总理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再次强调要继续积极推进这种关系发展。印度总理辛格访华议程中,中印边界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双方在之前签订的三个协定的基础上,签署了边防合作协议。中印两国之间已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其表现是:两国能够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谈论存在的问题,包括边界问题;现有的涉边事务磋商和协调机制运行良好,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紧张局势,维护边界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周边外交中的难题与挑战。绝大多数地区国家已接收到中国释放的善意,并愿意与中国一起,努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正处于打造周边外交升级版的机遇期。(摘自2013年lO月25目《人民日报海外版》)4.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中国周边外交已升级为 顶层设计、固本强基型顶层设计,就是从我能有什么,到我要什么,进行战略规划。习主席提出了 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 ,就是要求周边外交要兼顾平面与海空,兼顾多样方式,兼顾当前与未来,这本身就是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相结合的四维立体外交时空的构思。在这种思路下,中国提出了西北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东南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对角相倚、平衡拓展新战略,这在当前中国周边西南向总体稳定、东北向外忧不断的格局下,无疑是个前瞻开阔、立足长远的宏大战略。固本强基,就是不仅构筑国家外交,还要大力建设公共外交。中国重提 睦邻、安邻、富邻 的 三邻 政策,习主席还提出同周边国家共享 命运共同体 的意识,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身份和利益一体化建构的重大思路。毋庸置疑,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带来机会,但中国能力的提升也使任何信奉现实主义的国家对中国的意图更愿探究。在这方面,我们要主动为邻国所想,积极争取各国人心,有效传播中国故事,将中国的发展转化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民共同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来源,让周边国家支持中国的原则外交和道义外交。为使中国外交取得更大成功,中国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需要把 义 本身当成 利 ,而不是人为将此隔离。(摘自2013年11月25日《东方早报》)5.北京大学教授叶自成:多层次、多格局、多重点的中国周边外交中国周边外交表现出多层次、多格局、多重点的特点。多层次就是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大国中周边国家最复杂的,有20个邻国,有大国、有小国,有发达国家,也有贫穷国家,文化多元、宗教多元,与中国的关系也很复杂,必须区别、有重点地进行处理。中国周边外交有5个不同的次区域,也有不同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北联,西拓,东防,西南稳,东南既合作又有竞争。北联就是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关系,深化两国的战略合作;西拓就是与中亚五国发展能源为中心的经济关系;东防,即一防朝鲜的核问题出现波折和反复,二防日本的政治右倾;在西南方向上,中印、中巴是重点,稳住中印关系,即使边界问题暂时不能解决也不能使其激化;东南方向就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与东盟大部分国家以发展经济合作为主,但由于中国与菲、越等国有南海争端,所以不仅要合作,而且必须争取和维护中国的主权权益。(摘自2013年10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6.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奎:中国外交需要价值观输出外交作为人类社会的国际交往行为,在根本上需要道德和法律两大交往规范;道德伦理赋予外交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合法性,是国际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之一,也是任何国家外交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同样需要价值观输出为支撑。第一,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欧美大国及其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资本私有为基础,极大激发了个人活力、资本动力和自由市场的效率,但是结果却是在资本私有基础上的两极分化。中国应该理直气壮地唱响天下为公、公平正义的外交价值主张,站上比欧美大国外交更高的道德制高点。第二,与国家主权相结合的民主、自由与人权。国家要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但是人权不能损害国家主权。除了国际公认的世界治理机构,任何国家无权挟霸权私利以令天下,无权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在国内是个人自由、民主,国际上则是各国所要求的世界民主、主权平等与主权民主。第三,生存发展、发展优先。中国从根本上讲要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代表和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意志、愿望和价值选择,强调发展优先,.把生存发展作为发展中大国及其绝大多数世界人民大众的基本价值选择,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为争取和保障发展权力提供道德支持。第四,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竞争。把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建设和谐世界的时代突破口,同时反对欧美大国动辄以武力、战争和制裁威胁其他中小国家。第五,合作发展、合作安全、互利共赢。在意识形态上不再主张与资本主义对抗、对立的世界革命,强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在国家关系上主张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力避陷入传统的 安全困境 ;在发展竞争中抛弃 零和 思维。第六,独立自主、主权平等。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各国人民都有权利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第七,国家不论大小,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一方面,中小国家有权平等参与国际事务,反对大国凭实力掌控世界权力、操纵国际事务;另一方面,任何大国要多尽大国责任,多发挥大国作用。最后,多样性世界文明的价值主张。既要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或者文明霸权,也要跨越东方中心主义的文明陷阱,主张世界多样性文明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摘自2013年7月29日《环球时报》)7.北京大学教授李定华:加强周边外交应把握好四个关键词要使周边外交取得实效,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词:一是 共同发展 。中国要以更自信、更开放的姿态来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把共同利益这个蛋糕做大做强,让中国的快速发展惠及更多周边国家。通过共同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深度融合,相互依存加深。搭上中国经济这班顺风车,是周边国家的重要机遇;中国也从共同发展中获益。通过国家利益这一纽带,把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外交实力。二是 互联互通 。这包括交通设施为基础的 硬件 联通和人文情感为基础的 软件 联通。通过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交通更便捷,将为经济合作及人文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欧美国家比起来,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的人文往来严重滞后。地理上接近并不必然带来情感上的亲近,中国民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对部分周边国家显得陌生。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要全方位扩大科教、旅游、地方合作,运用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等多种手段,使民众间的关系亲切起来。通过 软件 联通,让周边国家充分感受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以及与他们真诚合作的愿望,培养相互之间的认同,增强中国发展道路的吸引力,提升中国 软实力 。三是 命运共同体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随着相互依存的加深,,区域内国家的命运将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会外溢到安全等领域,如欧盟、东盟发展所体现的。随着经贸合作的扩大和互联互通,相互认同进一步增强,减少相关国家 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他国 的疑虑状态,让 命运共同体 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深植,有望进一步深化安全合作。四是 战略统筹 。正确研判大势、进行战略统筹是外交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周边外交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对日关系为例,目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为实现修改和平宪法使日本成为 正常国家 的目标,日本领导人一方面寻求美国支持,另一方面靠打 中国牌 和 韩国牌 等来减少国内和平主义力量的牵制。因此,对日政策要放在中一美一日三角,乃至全球视野中来加以统筹。周边地区与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可以预见,周边外交的地位将日益上升。周边关系将是中国能否和平发展的试金石。在 亲、诚、惠、容 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周边外交有望取得新突破。(摘自2013年ll月19日《中国经济周刊》)链接六:数据及背景资料1.我国周边国家众多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周边国家共有20个。其中,海上邻国有6个,分别为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陆地邻国有14个,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此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境线,长达22000多公里。2.我国周边人口稠密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聚居了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世界上ll个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5个在我国周边地区。其中,印度11亿,印度尼西亚2.3亿,巴基斯坦l.6亿,俄罗斯1.4亿,日本1.2亿,加上我国l3亿,6个人口大国总计30.5亿人,约占世界人口之半。与发达国家周边地区尤其是欧洲、北美地区的人口素质相比,我国周边地区人口稠密,而且素质较低。人口过多、素质低、压力大、就业难,必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周边四邻不稳,地缘形势不容乐观。3.我国周边国家之间差异性巨大我国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从社会制度上看,有资本主义的,有社会主义的,也有封建制的;从意识形态上看,有的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有的是西方的价值观、人权观,有的是民族主义的价值观等;从文化上看,有东方文明,有西方文明;从宗教观上看,有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等;从发展程度上看,有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日本,有像 四小龙 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有迅速发展、正在崛起和走向复兴的发展中国家,也有阿富汗、尼泊尔、不丹、蒙古、缅甸等世界不发达国家。我国周边国家之间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带来很多矛盾和问题,决定了向一体化发展的艰难;另一方面,又客观地提供了本地区国家之间经济上较强的互补性和互渗性,以及文化上的互赏性和交融性。4.我国周边地区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如领土(领海)划界问题、战争遗留问题、国内战争问题等,导致政情复杂,现实矛盾突出,冲突不断。目前,世界上最为突出的热点地区,大多聚集在我国周边,如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印巴)中突问题、阿富汗问题、中亚地区问题以及我国的台湾问题等,给我国周边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从原因上讲,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既有政治、军事原因,也有经济、文化、宗教原因;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根源主要在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或由它们直接制造,或由它们强加于人,或由它们的内外政策而引发。(摘自2013年3月15日中国新闻网)5.中国的发展惠及周边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最早也最多。中国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等。2012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之和。过去20年,中国同中亚国家、俄罗斯乃至整个独联体国家的各领域合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2012年中国同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达1134亿美元,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近460亿美元,同双方建交之初相比增加了几十倍、上百倍。其中中哈两国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3.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0亿美元,增长了70倍。据估算,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新增5000亿美元,中国将进口价值10万亿美元商品,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这无疑将给周边国家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摘自2013年12月2日外交部网站)6.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前景广阔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中国正在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周边许多国家也在谋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需要不断-9时俱进,打造新合作平台和合作模式,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近一年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往访周边10余个国家,就全面加强与周边合作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和新倡议,包括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等,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正处在新的起点上。(摘自2013年12月2日外交部网站)7.中国与亚太是命运共同体中国是APEC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与其他成员的联系十分紧密。中国是许多亚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前五大贸易伙伴中有四个在亚太,中国已签署或在谈自贸协定的贸易伙伴大多数是APEC成员。中国与东盟人员往来每年超过l500万人次,与美国每24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飞,与韩国每12分钟就有一个航班起飞。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留学生生源国。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中国同亚太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是亚太经济增长的 发动机 ,也是地区经济稳定的 压舱石 。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给亚太各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红利,2012年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无论是在10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5年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在近期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地区经济金融形势的冲击中,中国都充分体现出负责任的大国风范。未来,中国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上指出的,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摘自2013年12月2日外交部网站)链接七:故事案例1.习主席出访讲述百姓寻亲故事中哈母子感动两国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讲述了三个故事。其中第二个故事,是一对中哈母子历经半个多世纪方得以重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65岁的洛阳人黎远康。2.哈籍留学生鲁斯兰被习主席称为 友谊使者对鲁斯兰在海南大学学习期间参加无偿献血的行为给予高度赞赏,并称赞他为 中哈友谊的使者 。鲁斯兰的血型是Rh阴型血,在中国是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称为 熊猫血 ,这种血型的病人常常很难找到血源。而鲁斯兰从2009年开始每年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从未间断。对于自己被中国国家主席称赞为中哈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鲁斯兰感到非常荣幸,他希望继续为中哈两国友好交往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自2013年9月12曰南海网)3. 和平方舟 让菲律宾女孩的舞蹈梦延续眼下,贾迪妮已能拄着拐走路了,性格开朗的她经常给医护人员唱歌。她说,自己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待康复的那一刻了。 你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想给善良的中国医生献上我最美的舞姿。第二讲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口本刊特约报告员教学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突出强调 三个倡导 ,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课程内容:1.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2.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大命题。我们怎样认识和把握呢?不妨先从一些基本概念人手。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要考虑 好不好 该不该 是否值得 有没有意义 ,这就是在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马克思说过,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而言就有价值,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我们关于价值评判和价值分析的观点的总和,就构成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 荣辱 真假 善恶 美丑 等等,都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有很多,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统摄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时间上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在发展程度上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这是我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方位。必须研究二下这方面情况,由此才有鉴别和体认,才有继承和超越。1.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一是君为臣纲,臣民对君主绝对忠诚;二是父为子纲,子女要尽孝道;三是夫为妻纲,妇女要首重贞洁,遵守 三从四德 ,这是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基本规定,是一套维系社会系统运转的完整体系。 五常 者,仁、义、礼、智、信,是具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封建时代每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准则。三纲五常 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其萌芽阶段是先秦时期。管子提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周礼,初步提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一整套伦理。孟子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把 仁义礼智 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三纲五常 正式确立是在西汉时期。这个时代出了一位大儒董仲舒,他总结发展了 三纲五常 的整体概念,提出 君权神授 、大一统等思想,并强调 诸不在六艺之科孑L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举奠定儒学思想统治地位。唐宋时期, 三纲五常 思想体系终于发展成熟,战胜了佛、道、法等多种流派,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其标志性的表现是,唐代韩愈提出 天命论 ,鼓吹封建纲常。宋代朱熹在 二程 (程颐、程颢)基础上提出 五常之性 说,讲的是 存天理、灭人欲 ,奉 三纲五常之理 为 天理 .使之凛然不可侵犯,成为封建制度的基本理论。明清时期, 三纲五常 思想体系已然根深蒂固,化作牢固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个时期,中央政府设礼部,专门执掌礼乐教化的职责,把代表核心价值体系的 礼 ,转化为政治生活的典章制度,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具体规范。明代王阳明号称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全能型思想家,讲的是 为善去恶 致良知 的所谓 心学 ,在伦理价值上依然尊奉前人。我们看到,在他身后,由于纲常思想已经浸入意识形态骨髓,至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再没有出现可比肩上述几位前辈的思想家。这从侧面表明,只要社会制度不变革,封建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三纲五常 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在其中的许多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我们有着积极借鉴意义。今天我们看待封建社会这一套价值观,首先要取其精华。比如,《周易》中所提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人生态度,《论语》中倡导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的优秀品质,《孟子》中强调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独立人格,范仲淹总结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患意识,以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 内圣外王 修齐治平 的修身思想,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不能忘记,不能丢掉。同时也要认识到,必须去除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反对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封建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的精神工具这一点,从而全面辩证地进行认识,把握好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2.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而言,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以 自由、平等、博爱 为主要内容,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强调个人是价值的起点、核心和目的。在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坚持个人利益至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是 自然的主宰 。这是一个整体认识。世界很大,资本主义国家众多,具体到不同国家,又有各自不同的情况。美国是当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有代表性。美国人爱讲 自由、民主、人权 等价值观。他们把 自由女神 像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赋予其自由、民主、平等的含义,培养人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些价值观念,散见于《独立宣言》《解放宣言》《联邦宪法》等著名文献。但核心要义是一脉相承的。《独立宣言》是这么说的,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二战后,奥地利裔英国学者哈耶克等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盛行,他们极力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鼓吹私有化,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世纪之交,日裔美国学者福山面对苏东剧变,难以抑制地喊出 历史的终结 ,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无可匹敌,必将千秋万世。还有一位学者亨廷顿提出 文明冲突论 ,论证半天还是在为资本主义文明如何千秋万代想出路。美国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十分注重在国际国内的公开场合宣扬美国精神、美国值观,历届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公开演讲、外交出访,都大谈特谈美国价值观。美国不仅在国内不遗余力地对民众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也热衷于在国际上进行价值观渗透,极力推行 民主外交 人权外交 ,向全球传播其生活方式、通俗文化、价值观念。对此,西方学者自己都做过揭示,比如英国斯特灵大学瓦西利斯 福斯卡斯博士在《新美帝国主义》一书中写道, 美帝国主义并非一个过时词汇,它正以一种新面目出现。它往往用华丽的辞藻来掩饰自己对世界 救世主似的 帝国控制 。法国历来重视价值观建设。 自由、平等、博爱 的口号即源于法国大革命,源于《人权宣言》《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经典文献。法国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注重开展文化价值观传播,曾经组建全球法语共同体,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实质上就是价值观输出。英国人的价值观比较宽泛,比如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等等,但都加以严格遵循。英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体现其价值观的所谓 国家格言 ,并考虑在显要位置,比如每个公民的护照和出生证上予以展示,以使每个英国人都熟知自己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做法与我们很类似,也可借鉴。日本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二战后经过美国的民主改造,吸收了民主、宪政、自由等价值观,加之本民族特有的国家崇拜、等级崇拜、神道教文化等等,使其价值观较为混杂。新加坡是资本主义小国开展价值观建设的典范。为摆脱 现代新加坡人没有根、也没有文化 的危险,新加坡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 文化再生运动 。1981年和l988年,新加坡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价值观大讨论。1991年,讨论结果以《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形式公布,确定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为该国价值观。总的来看,资本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年代,这些价值观曾经发挥过引领人类进步的积极作用,并因此成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其中一些有益的内容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必须认识到,所谓自由、平等、博爱,只局限于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于劳动人民、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是绝对不讲这些价值观的。回头看看文艺复兴以来雕3800年,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资本主义制度一些与生俱来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社会不公、贫富对立、道德沦丧,与资产阶级宣扬的价值理想形成了鲜明对照。二战以后,西方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这种背离,深刻反映在青年一代身上。比如,美国出现了 垮掉的一代 ,英国文坛出现 愤怒的青年 ,西方社会兴起 嬉皮士 运动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给拉美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使他们陷人严重的发展困惑之中。2008年爆发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宣告新自由主义及其政策的破产。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价值观根本无法掩饰其虚伪性,更谈不上什么普世性。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从根本上说长期以来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开展官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两大理论体系,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思想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使其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 共同理想 一直是我们发展民族关系、团结不同党派、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口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确立为今后十五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此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号召全民族要树立这一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中国梦 的重大战略思想,更是为这一共同理想增添了时代内涵、确立了时代表达。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培育者,先后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 精神、抗洪精神、抗 非典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人了丰富内涵。党的十六大对中华民族精神做了精辟概括,指出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展示了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谱写了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孕育和催生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 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l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规定为全体国民的道德要求。l982年的宪法把 五爱 的要求进一步表述为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在全社会开展了 五讲四美三热爱 活动,大力普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l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二十字确立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006年,中央提出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全会指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强调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回顾这一段历史脉络,可以说,党的每一次重要会议、每一个重要文件,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重要论述,都对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全党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推动这项工作以大力度、快进度向前发展。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广为弘扬,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大大增强,全社会活力充分焕发,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不断巩固。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熔铸着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和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想和道德取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总结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制度与核心价值观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制度的灵魂。任何社会制度都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而形成,都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而确立,其制度设计也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品质。另一方面,社会制度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社会制度一旦形成,对人的价值判断就会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核心价值观将难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着我们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着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凝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和社会运动,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要把全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确立与其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聚着全体人民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着世界各国的文明养分,夯实了当代中国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纽带。我国有56个民族、l3亿多人l5,要把人们思想和力量凝聚起来,没有一个能够发挥主导和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价值观念交互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趋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能够引导人们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能够有效引领和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方面的差异,弥合分歧消除隔阂,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进入暗礁密布的深水区,已经迈人困难重重的攻坚期,前进道路上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有很多险滩要过。没有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没有一往无前、披荆斩棘的英勇气概,没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坚定意志,就难以迈过沟沟坎坎,越过发展陷阱,赢得更加光明的前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强劲旋律,是人们思想上的灵魂旗帜,是振奋全民族的 精气神 ,最能感召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最能激励全体人民锐意进取,聚合成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要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体现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方面的价值诉求,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认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社会和谐程度前所未有。与此同时,一些人价值观扭曲、道德冷漠,是非善恶不分、美丑荣辱不辨;一些人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责任缺乏,唯利是图、制假售假、欺骗欺诈,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人们对解决思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改善社会风气、弘扬文明风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为基本取向,具有调和人际关系、调节利益冲突、调适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提升国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社会正气、淳化社会风气提供强大精神动力。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既要有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强大的硬实力,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El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气派。但是,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比,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依然薄弱,与我国的经济地位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有待增强。现在,世界各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代表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魂魄,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简而言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任务是大力进行 三个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加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历次中央全会上,我们都明确强调了这一奋斗目标。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的自由平等而言,我们倡导的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自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中央在多次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论及公民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上三组价值理念从关系上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三个倡导 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个人价值遵循的有机统一。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战略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社会管理部门、政法部门等各方面一起努力,需要理论、新闻、文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宣传文化工作各领域协同推进,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的。要广泛开展道德修身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开办修身学堂,用古今中外的道德典故、道德格言修养身心,用富有教益的道德故事、道德事例涵养德行,引导人们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践善行。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发挥道德实践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引导群众在生动的道德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从中汲取成长进步的思想养分和精神力量。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制度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活动,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让群众在参与中陶冶心灵、磨炼品质、提升境界。道德评价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够内在地激发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责任感。要广泛开展道德评判活动,针对道德领域的热点问题,选取人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运用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小巷论坛等形式,引导群众进行集中评议、深度评析,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舆论场,让光荣者光荣起来,让失德者知耻而后勇。榜样是价值的标尺、道德的标杆。树立一个榜样,就是在社会上确立一种鲜明导向,就是向人们昭示正确的价值判断。要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活动,用人们信服的榜样进行引领,用令人景仰的模范进行示范,形成见贤思齐、尊道尚德的浓厚氛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系统完备、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是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的深厚土壤。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华,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推动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人们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2.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是导向、是杠杆。现实中一些地方由于政策失当,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客观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效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注重强化政策的价值导向,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特别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始终做到经济行为与价值导向的有机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法律法规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具有刚性的约束力,是推广主流价值的重要保障。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制约背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制度是价值的外化,是弘扬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社会治理是价值导向的重要实现形式。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用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导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得到抑制。礼节礼仪承载着鲜明的价值取向。要完善礼节礼仪规范,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形成尚礼、明礼、守礼的礼仪文化。要利用重大节庆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等契机,开展富有思想内涵、富有教育意义的群众活动,为社会主一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人人们生活拓宽空间。3.发挥重点人群的积极作用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因其特殊性,更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党员干部既负有组织推动的职责,又有着带头示范的、义务。各级党组织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标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要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跑者、带头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高尚追求,切实修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门必修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格力量和实际行动感召群众、引领风尚。青少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要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人脑人心、生根发芽。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重视校园景观塑造、人文环境培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起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学科德育、实践德育、生活德育、管理德育的德育矩阵,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各领域公众人物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号召力,他们的行为更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支持和响应。广大公众人物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珍惜荣誉和群众信赖,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注重个人言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加强职业素养,提升道德操守,既能在从业领域硕果累累,又能展现良好的道德形象,德艺双馨、表里如一,不断传播积极健康的社会正能量。这里再强调一点,对于我们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而言,一定要认识到,大学生正处于立学立德立志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他们的一生影响很大。 三个倡导 为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习惯,把 三个倡导 融人他们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体现到高校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强化法制纪律观念,增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要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助人为乐的爱心公益活动、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益德益智的科学发明活动等,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不断体验崇高、增进认同,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4.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的领域多、部门多,仅靠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形成各方配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上重要位置,建立指导和推动工作有效开展的机构和机制,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完善工作措施,做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指导、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加强工作谋划和研究指导,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和传播渠道管理,完善工作措施和绩效测评体系,宣传先进典型和有益经验,推动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部门各方面都要树立大宣传理念和一盘棋思想,动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力量一起来做,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部门要在党委宣传部协调指导下,加强相互之间联系,有机衔接各项工作,优化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工作效果最大化。窗口行业部门和其他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各部门,都要落实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措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领域本系统的学习践行。各人民团体要各尽其责、各展所长,把工作做到所联系的群众中去。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要发挥优势,积极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广大基层要立足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创造有益经验做法,把工作覆盖到每个单位和各类人群,形成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资料链接链接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链接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 三个倡导 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链接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摘自2013年12月23日新华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链接四: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1.富强,伟大的中国梦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它以综合国力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富强是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价值取向。1979年3月,深圳特区刚建立时,国内外舆论都对其缺乏信心。30多年后,这个昔日的小渔村成了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2011年我国GDP达47.3万亿元,人均GDP由2002年的ll35美元上升到5414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国际比较,我们连续 超英赶美 。从2005年起,GDP总量相继超过英、法、德三国。2010年,居世界第二,将经济总量当世界老二长达42年的日本赶了下去。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如今,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载人航天、中国航母、京沪京广高铁 无数辉煌时刻被世界铭记,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富强。2.民主要符合国情民主最初的含义是 人民的统治 ,从一开始指的就是多数人的权利。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指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像选举、协商、监督等都是常见的民主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逐步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004年,国家把 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12年12月4日,中央通过了 八项规定 ,承诺高级干部从自身做起,提升党风政风,甚至社会风气,以对人民负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符合国情,有效并且富有生命力。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创新。3.文明,不竭的追求文明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先进状态。它内涵丰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等。文明是多样的。由于社会发展、历史背景、地理条件和文化传统各异,各国创造的文明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既相互竞争,更相互学习。历史上,中华文明对世界有过巨大贡献,而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既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又择善而从,积极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实现自身的发展。进入20世纪,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使我国受益,而中华文化软实力也在辐射全球。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更多的人有了影响文明的空间和能力。我们更要积极地向世界传递出有中国气派的群体文明、国家文明。4.和谐是繁荣之基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是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这四者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十八大报告说,和谐社会的面貌是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就人与人来说,一切的和谐首先来自 心 的和谐。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男一女为谁挤谁大吵起来,一位老者心平气和地劝告: 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奉献,要抱着一份感恩的心面对他人和社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有光彩。就人与自然来说,和谐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 美丽中国 ,不仅是蓝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切实需要。5.自由体现在规则之中自由是人的权利的核心内容,具有多种含义。我国宪法列举了自由包含的9方面内容,如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自由等。自由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自由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清理了190多个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法律法规。2004年,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9个字正式载入宪法。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它总与规则密不可分。个人的绝对自由将带来疯狂,国家的绝对自由将带来混乱。各个国家受不同宗教、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自由的内容也不同。比如一些国家,同性恋是法律允许的,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同性恋将被处以死刑。6.平等不是要求人人都一样平等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中拥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待遇。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和人存在差异,但人格是天然平等的。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我们不能理解为 人人都一样 。比如,过去大锅饭时代,干多干少一个样,结果看似平等,但对勤劳的人来说是极不平等。大锅饭变成了养懒汉,整个社会失去发展动力。现代社会,不能人为要求结果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创造机会上的平等。平等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平等,以使和谐社会折射出不同的多彩画面。7.公正比太阳还要光辉公正的本义是不偏私、正直。到近现代,公正成为一种价值取向,是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公平地对待每个社会成员,既公开透明,又符合法律要求,经得住道义评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到现在减少了2亿多,我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国家还织就了覆盖13亿人口的庞大社会保障网,我国社会公正迈入 普惠时代 。公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人都享受着社会公正的成果。但据调查,依靠父母特权,子女的职场成功率是一般家庭的3.67倍。所以,我国仍要靠顶层设计,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国家保持发展活力。8.法治保护权益的尚方宝剑法治,就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法治代替人治,法律取代王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特征。在我国, 依法治国 明确写入宪法。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护伞。法学家曾形象地比喻: 法律就像空气,你看不到它,却时时刻刻离不开它。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你吃饭时,有食品法保护;过马路时,有交通法护航;在学校学习知识,有教育法保障权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宪法在内,我国制定的,并且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条例近万件,涵盖了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是保护我们的 尚方宝剑 。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是当代青少年的重要素质。9.爱国至高无上爱国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它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的感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情怀。爱国传统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近现代以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钱学森、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奋发图强,也有焦裕禄、罗阳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鞠躬尽瘁,更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位卑不敢忘忧国 ,勤勉工作,无私奉献。对青少年来说,爱国并非天大的、难以模仿的事。2012年6月墨西哥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要合影留念,胡锦涛主席注意到了自己脚下标明站位用的五星红旗的贴纸,当众人散去时,他弯腰把国旗贴纸拾了起来。胡主席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国深藏心中,点滴就能付诸行动。10.敬业成就卓越宋代朱熹说,敬业就是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一心一意,精益求精。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正是严格秉承古训,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才能在三百多年的风雨中屹立不倒。许振超,青岛港装卸吊车队队长,只有初中文化,但却屡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他说,这靠的是 一点也不差,差一点也不行 的敬业精神。有个 10万小时定律 ,说一个人要达到本领域的专家水平,需刻苦努力超过10万小时,测算一下,这和 十年磨一剑 基本吻合。同学们,努力学习就是一种敬业,它是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的不二法门。1 1.诚信是 通行证古人云: 一诺千金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说的就是诚信。为人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信誉,守信用。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规定:烤鸭出炉5分钟内必须端给客人,每只鸭子必须切90片以上。开张百余年,客人络绎不绝,靠的就是诚信。2001年我国加入WT0后,总干事穆尔告诫说,中国加入WT0,从长远看,缺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诚信,以及建立信用体系的机制。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不能让不讲诚信成为公害。12.友善是 正能量友善在古汉语中做两个单字使用。 友 表示以手相助, 善 的本义是吉祥。二字合在一起,表示帮助别人能带来吉祥。友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 正能量 。曾有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在地铁车厢里,主动对陌生人微笑、问好,虽然会被极少数乘客骂成 神经病 ,但绝大多数人都回馈了善意的微笑。当大家最终了解缘由后,车厢里随即充满欢快的笑声。试验说明,善意的释放,即便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引起广泛的共鸣。我们要痛斥冷漠,更要学会融化坚冰。在家庭,我们要孝敬父母、兄友弟恭。在学校,要尊敬师长、珍惜同窗。在社会,我们要文明有礼、善待他人。(摘编自时事增刊《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链接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言摘编1.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党员干部做表率基层组织做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弓l领,基础在党组织的坚强保证。一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带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好理论上清醒、信念上坚定的问题。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扎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集中轮训;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 三个自信 ,提高党性修养,涵养道德品行,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守护者、建设者。二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选人用人。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中,要深入贯彻 好干部 标准,鲜明体现 好干部 价值取向,弓I导干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要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政治品行一起纳入干部考德评德;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完善干部从严管理制度体系,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在人才评价使用中,也要注重考察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发挥各类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三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建。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广大党员和群众之中。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培育和践行。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党员教育管理,促使广大党员既做合格党员又做模范公民。四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建设。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从严治部,强化以公道正派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2.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切实履行职能 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第一,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造公正平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发展改革部门将按照正确改革、准确改革、有序改革、协调改革的要求,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第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创造坚实物质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任务,对做好发展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力量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提升议题谋划、塑造和设置能力,加强形势跟踪、分析和研判,更加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努力夯实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第三,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规范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快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引导社会诚信建设。加快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者的约束和惩戒力度,使失信者寸步难行。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第四,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全社会都要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改革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能,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环境治理,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第五,切实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业务党务队伍建设中。我委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 大调研、大讨论、大转变 学习推进活动取得的成效,坚持融合统筹业务、党务、队伍,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建设,以法治机关建设为弓l领,切实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振奋精神、干事兴业,更加自觉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3.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研究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文化教育。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完善 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 ,明确每一名青少年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实施 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 ,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进学生成长记录。深入开展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主题教育和 节粮、节水、节电 专题教育活动,作为 中国梦 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利用重大节庆曰、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第四,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研究制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划定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品德、政治、法律底线。继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等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4.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一,抓好主题教育。开展思想教育是共青团和少先队的职责所系,也是团、队组织的特殊优势和优良传统。充分依托共青团、少先队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发动各级团、队组织,特别是广大学校、企业、农村、社区、机关、军营等基层单位组织,以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日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开展经常性、普及性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主题团、队日活动,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积极依托各地建立的以团组织为核心的枢纽型组织体系,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类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影响。第二,突出实践育人。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工作的鲜明特色和优势,是推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把 三个倡导 这一基本内容融入共青团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之中,深化和创新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 三下乡 雏鹰争章 手拉手 等品牌活动,发挥青少年宫、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阵地作用,引导青少年在真切的亲身参与和深刻的实践体验中升华思想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注重榜样引领。注重突出榜样的时代性,依托 青年五四奖章 优秀共青团员 大学生自强之星 十佳少先队员 评选表彰等工作载体,推选和宣传青少年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注重挖掘来自各行各业青少年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少年典型,讲好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故事,发挥同伴教育的特有优势,以榜样的事迹和精神打动青少年、引领青少年。第四,营造舆论氛围。把新媒体作为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积极运用网站、微博、公共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发挥团属新闻媒体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正面思想引导,推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网络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5.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第一,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就能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第二,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 潮,能够最大限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个人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第三,核心价值观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用核心价值观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指引方向,就能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新闻媒体具有主渠道、大平台、大课堂作用。尤其需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力量。二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寻求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又要充分重视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三是区分层次和对象,抓住重点群体。深入把握受众特点与需求,认真研究受众心理特点,推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四是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放大核心价值观的正效应。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五是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水平。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方式创新,注重以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表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摘自2014年1月6日《人民日报》)链接六:身边的感动 最美中国人1. 最美妈妈 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中午,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窗口坠落。千钧一发之际,碰巧路过的吴菊萍赶到楼下,在女童即将落地的一刹那,用双臂接住了孩子。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吴菊萍身负重创,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了三截,而她奋力救下的孩子重新获得了生的机会。她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广大网友称为 最美妈妈 英雄妈妈 。2. 最美司机 吴斌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的快客司机。2012年5月29日,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突然,一块铁片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在1分16秒的时间里,吴斌强忍剧痛,镇定地完成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将车缓缓靠边停好,而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生命。3. 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2012年5月8日,一辆失控客车突然轧向学生,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底,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昏迷期间,她还说要 先救学生 。2012年6月12日,张丽莉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她说: 用我一家的不幸换4个家庭的幸福,我不后悔。我不去救他们,会一辈子不安。4. 最美托举哥 周冲2012年6月3日,广州市天河区一名3岁女童不慎卡在阳台的防盗窗上,正在广州求职的湖北小伙子周冲见状,徒手爬上3楼,单手托举女童l0多分钟,一直到女童被安全救下。事后,周冲悄悄离开了现场。周冲救人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并引发热议,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 最美路人 托举哥 。5. 最美战士 高铁成2012年5月18日,哈尔滨市南岗区春申街4号的一家餐馆后厨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事故。在事发现场,回家探亲的北京市卫戍区某部一级士官高铁成正在这里吃饭,混乱中,24岁的军人高铁成,不顾危险,快速往相反的方向厨房跑去,关闭泄漏阀门,防止了更大悲剧的发生。高铁成先后3次返回火灾现场,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与工作人员共同关闭阀门,避免了危险再度发生。最终,他因烧伤及煤气中毒,被送往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急救。谈到事发当天的自己的行为,高铁成说: 我是一名军人,军人的天职和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快要爆炸时,我真的什么也没想,就是要去关掉煤气罐,避免伤及更多无辜的人。无论是我也好,是其他军人也好,我相信每一个军人都会挺身而出,我的战友周波为了救落水儿童,把生命都献了出去,我虽被烧伤了,但我不后悔,这是我们军人应该做的。6. 最美高富帅 周江疆周江疆,男,生前系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分公司副经理。2012年7月2日凌晨,位于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的公司租用宿舍楼突发火灾,住在三楼的周江疆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后,立即冲进火场,挨个房间叫醒熟睡的同事撤离宿舍,当发现还有两名同事被困楼上时,他不顾众人劝阻,义无反顾再次冲进火海,最终使楼内的l0名员工成功脱险,而他却不幸倒在火场上,献出了28岁的年轻生命。7. 最美孕妇 彭伟平2012年6月5日下午2点多,安徽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一名2岁女童不慎掉入水塘,危急时刻,张场村身怀双胞胎的孕妇彭伟平奋不顾身,跳进近2米深的塘水中,将落水儿童成功救出后她精疲力竭。事后,彭伟平称跳水救人时她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孕妇,只想着救起水中的儿童。为此,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 最美孕妇 。8. 最美孝心少年 路玉婷路玉婷是成都树德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l6岁的她被大家称为成都 奔跑女孩 ,在成都大街上总能看到一头利落短发的她在街上飞奔、行色匆匆的身影。她总在跑,但是她不是在从中寻找快乐,而是一种担当。路玉婷的妈妈孙小燕原来是一名送票员,在丈夫离家出走、多年没有音讯的日子里,她就靠每天给客户送机票,供养着女儿和已经80多岁的母亲。而路玉婷也一直与妈妈和外婆相依为命。2011年冬天,积劳成疾的妈妈孙小燕患上尿毒症,看病花光了家里原本不多的积蓄。为了维持家用,玉婷开始一边上学。一边替妈妈送机票赚钱。哪怕再累,玉婷也从未停歇,因为在她看来,晚辈孝敬长辈是应该的,因为妈妈就一直这样照顾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外婆,十年如一日。白天上课,晚上陪伴妈妈,利用空闲时间,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给人送机票。她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只有外婆、妈妈身体健康,就很幸福。链接七:从国际政治实践看 普世价值 的多重困境1.从程序困境到理念困境普世价值 ,顾名思义,应该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念,但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从未取得过共识。西方国家政府和主流媒体经常说,民主、自由、人权是 普世价值 ,但人们可以问一个简单的问题:除了民主、自由、人权是西方认定的 普世价值 外,世界上还有什么价值可以是 普世价值 呢?比如,世界上大多数人大概都认同 和平 应该是 普世价值 ,但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接受。再比如,中国人高度重视的 和谐 仁爱 责任 消除贫困 等价值,能不能成为 普世价值 ?如能,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不能,那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首先涉及一个程序问题: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有如此多元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哪些价值可以成为 普世价值 ?哪些价值不可以成为 普世价值 ?总该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取舍筛选的程序,总该让各国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这么大的事只能由少数西方国家说了算,那这个世界哪里还有正义和公道可言?换言之, 普世价值 要 普世 ,首先要解决 程序合法性 问题:把某种东西说成是 普世 的,说成是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应该接受的,那就应该通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某种程序来加以确立,比如召开国际会议来进行讨论乃至谈判,最终形成国际共识,确定哪些价值属于全人类共享的,哪些不属于。唯有这样, 普世价值 才能令人信服,才能防止少数国家出于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需要,把自己界定的一些价值说成是 普世价值 ,然后向全世界强行推销,甚至不惜诉诸武力和战争手段,造成对他国人民利益与福祉的巨大损害。普世价值 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这个理念本身的困境:西方国家说民主、自由、人权是 普世价值 ,但这个理念似乎经不起太多的推敲。人们不妨设问:即使在西方社会,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究竟什么样的民主、自由、人权才是 普世价值 呢?比方说,花这么多钱的美式民主应该算 民主 还是 钱主 呢?主张言论自由的美国同时监控那么多本国和其他国家公民的网上言论和通信,这种美国特色的言论自由是全世界应该效仿的吗?至于人权,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如美国所说为了推动伊拉克人权呢,还是严重侵犯了伊拉克人民的人权呢?恐怕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场导致十多万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的非法战争,应该是本世纪违反国际法、武力侵犯人权的最严重事件之一。此外,在民主、自由、人权等不少领域内,国际社会还未形成共识。即使在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基本共识的一些领域内,西方一些国家迄今还不接受这些共识。以人权为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接受并参加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儿童权利公约》,但美国拒不加入。从具体的人权来看,瑞典的社会福利建立在高税收基础之上,这在美国会被认为损害了私有财产权;英国至今还有国教,而且是学校的必修课,这在法国是无法容忍的;法国政府对电视台的垄断权一直持续到l982年,这在美国则是难以接受的。总之,一旦我们把许多抽象的概念适度具体化,就会发现问题要复杂得多。一些西方国家喜欢用抽象的概念忽悠人,背后往往是损人利已的战略利益考量。我们今天该做的事情,就是把抽象的概念适度具体化,然后再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不会被西方话语忽悠了。西方到处宣扬民主是 普世价值 ,我们可以明确回应:民主可以是多数人认同的价值,但西方民主制度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 普世价值 。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社会独特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属于 地方性知识 ,非西方国家和社会可以汲取西方民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但如果照搬西方民主模式,那基本上是照搬一个,失望一个、失败一个。从今天席卷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看,西方民主制度本身存在大量缺陷,甚至积重难返,其改革任重道远。2.实践困境:颜色革命从 希望 到 失望如果说 普世价值 的程序困境和理念困境更多涉及西方在国际关系中说了什么,那么, 普世价值 的实践困境涉及的是西方在国际关系中做了什么以及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以推动 普世价值 的名义,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这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推动了 颜色革命 ,导致这些国家政权更迭。从 颜色革命 爆发至今的情况来看,这些国家都经历了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持续衰退,百姓的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这些国家 颜色革命 已迅速褪色。总之, 颜色革命 的结果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从 希望 到 失望 。这不仅是这些国家多数民众的亲身感受,甚至也是许多推动 颜色革命 的西方政府和人士的感受,他们对 颜色革命 褪色如此之快深感失望。3.实践困境:从 阿拉伯之春 到 阿拉伯之冬2010年底开始,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发生一系列以 民主 为号召的反政府运动,波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埃及等国,多国政权被推翻。这场政权更迭潮被西方媒体称为 阿拉伯之春 ,它们高呼 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 。但仅仅过去两年多时间, 阿拉伯之春 已变成 阿拉伯之冬 :利比亚内战后,各部落拥兵自重,整个国家陷入了失控状态;突尼斯经济受到重创,国内世俗化和伊斯兰化势力持续斗争;也门经历了部落间战争、教派间(逊尼派和什叶派)战争、政府军与 基地 组织的战争,不排除还可能爆发南部独立战争。作为中东地区大国,埃及跌宕起伏的经历更引人注目。综上所述, 颜色革命 和 阿拉伯之春 波及的国家,都经历了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其实,这种从 希望 到 失望 的过程是可以预期的。首先,西方 普世价值 模式根本解决不了这些国家的深层次问题:既解决不了前苏联国家的民族矛盾、地区矛盾和经济困境,也解决不了阿拉伯世界的人口爆炸、贫穷和经济结构问题。推动 普世价值 模式反而使这些国家陷入动荡,使原本就分裂的社会更加分裂,使它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和持久化。其次,国家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有机体, 普世价值 导向的政治变革,最多只能触及这个有机体政治层面的某些变革,另外两个层面的改变则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在世界各地推行的 普世价值 模式,最终都 水土不服 ,一个接一个失败。第三,国际政治实践表明: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政府如果不能凝聚全社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动符合民情国情的政治变革,而是把解决一切问题的希望都寄托于所谓 普世价值 和 民主化 ,则其成功的概率为零。这种单向度的政治变革只会使民众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政府永远满足不了这些期望,结果期望转变成失望,而且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失望,从而使社会陷入动荡,经济走向凋敝,甚至整个国家都可能走向解体,最后只能靠西方大国来收拾残局。这大概也是这些西方国家本来的意图,而且它们会继续以支持 普世价值 为名,拉一派,打一派,使这些国家陷入持续的内斗,最终整个国家只能成为它们的附庸,永世不得翻身。(摘自2013年10月16日求是理论网,张维为)链接八: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色与启示有些国家和地区在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具体方法、手段、措施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第一,态度斩钉截铁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仅在本国或本地区内部积极宣传核心价值理念的合理性与社会制度的先进性,而且用本国或本地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上有着宏阔高远的视野和系统的总体发展战略,有着雄厚的资金保障和一整套推动核心价值培育、传播和践行的体制机制,这体现于经济、文化、外交、教育、科技、宣传、营销、传播等方方面面。第二,表述简明扼要许多国家和地区建设核心价值观都坚持做到内涵有原创性、形式有亲和力,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竞争力。就基本内容而言,普遍高度凝练且相对固定,贴近民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以便易学易懂易记,从而力求融合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每个公民的思想与行为之中。托尼 布莱尔任英国首相时曾说, 英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视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 。随着欧洲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成为一个邦联体,逐步确立了民主、自由、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并一以贯之地予以强调。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逐步将自由、民主、个人权利和传统的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作用、社会团结相结合形成 俄罗斯新思想 。新加坡政府于l991年1月15日通过的共同价值观,其基本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第三,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弘扬时,都注重调动广泛的主体力量,发挥领导人、理论界和学术界及广大民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调动全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领导人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核心主体。这首先体现于他们在治国理政时一般都会遵从本国或本地区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他们在演讲发言尤其是在国际场合、重要会议上演说时往往一以贯之地阐述这一核心价值观。社会各界的精英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人群。例如,英国民间组织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分工精细、领域广泛的多种社会服务,为宣传和践行英国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多样方式协调配合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系统性,多重手段相互补充、协调配合,利用一切场合重复、阐释、宣扬其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一般坚持以灵活性强制性相结合、隐性引导显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将目的和理念以隐蔽、间接、融渗的方式予以呈现,实现核心价值向民众意识转换。一是教育引导。系统的教育尤其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环节。英国教育部于2007年1月25日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教授英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计划,规定中小学生应学习有关英国言论自由、多元文化、尊重法治等核心价值观以及英国不同群体对英国社会的贡献等内容。二是法律保障。科学严谨的法治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保障,法律尤其是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是建设核心价值的基本手段。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提出,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是从他们的 造物主 那边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宣布,社会的目标是共同幸福、保障公民的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三是传媒影响。高度重视媒体的作用,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常用方式。2008年12月15日俄罗斯政府决定成立促进国产电影发展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时任总理普京亲自领导。他指出,对于重塑俄社会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有 一个特别要求,那就是形成一个教育社会的机制。为了实现2020年国家长远规划,必须有大量讯息支撑而电影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转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西方大国垄断。四是场馆仪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场馆,充分利用文物或有历史意义的场所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举行庄严的仪式,也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美国的中小学,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国旗和总统像,学生的学习日也从唱国歌和对国旗宣誓开始。五是文化载体。利用书籍、音乐、网络游戏、软件等制造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符号。美国的大众文化在实质上表征着美国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在形式甚至内容上则努力适应不同文化背景、把握不同受众的需求,在全球都占据着支配性地位,美国的米老鼠、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微软、苹果、谷歌、脸谱等在全球几--?-无人不晓。法国人则提出 保卫法兰西文化 的口号,并在立法上规定了欧洲及法国影视作品的播出时间、财政自主的数额等。另外,充分发挥宗教的作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充分利用奥运会、世界杯、博览会等世界性活动展示本国的文化、历史与思想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传递核心价值观的常用方式。透视大学毕业生 族化 生存现象口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龚维斌赵宇新崔玉丽教学目的:就业难是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实际问题。因就业压力催生的 蚁族 等 族化 生存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让在校大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可能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生存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成因和破解之道,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和压力。本课程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看到一个 血淋淋 的残酷现实,而是让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世界,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课程内容:1. 族化 生存现象产生的背景2. 族化 生存现象内涵和特征3. 族化 生存现象的成因分析4. 族化 生存现象的破解之道族化 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一、 族化 问题产生的背景大学毕业生的 族化 问题是就业压力催生的产物。要分析 族化 问题,首先就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何而来。从统计数字上看,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来自人数上的增长。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年招生规模从l08万增至599万,增长456%,年均增长1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8%升至2008年的23.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超过3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然而,尽管我国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绝对数量上十分庞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不足15%,不仅低于美国,更远低于周边的日本、韩国。从占人口比例看,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扩招带来的人数增加,而是要分析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第一,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后失业率一度高达10.2%。目前,美国失业率虽已回落至1j7%,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至1J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全世界青年就业形势也普遍不佳,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者有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2.6%,其中欧盟国家达23.5%。第二,在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同时,我国需就业人口数量却在不断攀升。 十二五 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2500万左右,劳动市场呈现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第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目前,我国社会正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均衡、社会政策投人不均衡等问题,造成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滋生了 拼爹 等不公现象。在社会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阶层固化,指的是在经济条件、社会分配中处于较低阶层的人越来越难以通过自身奋斗向上流动到较高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第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令所谓 金饭碗 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 万里挑一 的激烈竞争,甚至发生过大学生为了事业编制争相报考清洁员的怪现状。另一方面,一些本来很重要的职位,由于缺少稳定的预期、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没有基本的保障,也可能门可罗雀、乏人问津。职业之间不合理的差距,导致大学生过度追求 金饭碗 ,客观上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时,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同时存在着与之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同样面临 招聘难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什么是结构性矛盾?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失业可以分为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三种。总量失业指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由于经济增长呈周期性变化,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总体经济活动水平降低,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现象出现。结构性失业指学生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后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引发的失业。职位空缺与劳动力失业并存,这是结构性失业的显著特点。摩擦性失业指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导致许多学生 学无所用 ,专业不对口。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学生存在专业技能不精、通用技能不全、基本素养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三,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不匹配。大学生在择业地点上仍普遍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择业单位上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在职业选择上,则普遍不愿意从事销售、市场、客服等基础性工作。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发展难的局面。 族化 群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在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 族化 生存现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持续存在。二、 族化 现象及所困社会上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群体性蜗居的 蚁族 、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 校漂族 、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 候鸟族 和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 啃老族 等。各类 族化 生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 族化 群体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给 族化 群体上升流动的渠道,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关切。1. 蚁族 现象蚁族 的概念最早由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在2010年提出。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 蚁族 ,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 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符合职业预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无力支付高额房租, 长期聚居于租金低廉、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蚁族 中的大多数人是 80后 ,现在也开始有 90后 。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县城的中低收人家庭,没有 拼爹 资本,收入不高,缺乏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生活单调,社交圈子较窄。近年来, 蚁族 群体呈现出 三降三升,三多三少 的发展态势。 三降 ,一是指 蚁族 中失业比例在下降,二是指 蚁族 中从事 铁饭碗 工作的比例在下降,三是指 蚁族 换工作的频率在下降。 三升 ,一是指 蚁族 的学历层次在上升,二是指 蚁族 07211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在上升,三是指 蚁族 年龄有向上延伸的趋势。 三多三少 ,一是指出身中低收入家庭的多、高收入家庭的少,二是指收入支出多、结余少,三是指网络交往多、现实联系少。中国 蚁族 的生存状况堪忧。一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良好愿望,但在现实中,往往遭遇各种挫折而感到迷茫。他们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但却苦于无处施展。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一些人有较强的 被剥夺感 ,积极参与网络事件,并逐渐形成意见领袖,习惯将外部社会因素视为造成自己生活窘境的主要原因。如果 蚁族 现象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他们的情绪得不到正常排解,他们的困难得不到解决,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挑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好 蚁族 问题。2. 校漂族 现象校漂族 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继续徘徊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居住在学校或其周围,有的经常到学校听课、听讲座、参加考研培训,有的频繁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似乎仍是高校中的一员,却与学校毫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 校漂族 。校漂族 主要由四类群体组成,一是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的 考研派 ,他们为提高自身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选择考研。二是 不就业派 ,他们或是因求职不满意暂时以打短工为生,或是就业无门,或是碰壁后再谋出路,共同特点是暂时 漂 在学校。三是少量坐吃家庭财富的 潇洒派 ,他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毕业时还没有做好参加工作的心理准备,把工作盯在体面的职业上。四是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又不愿意离校的 围城边缘派 ,他们看不到个人发展前途,有自卑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校漂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毕业生可以用这种方式作为缓冲期,更加从容地规划人生。但长期 校漂 ,个人容易滋生自卑和依赖心理,也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挤占高校原本有限的公共资源,给高校管理带来困难。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学生毕业不工作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给社会安全稳定带来隐忧。3. 候乌族 现象候鸟族 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指在不同城市问迁徙的群体,另一类指在同一城市的城区和郊区间迁徙的群体。一般常说的 候鸟族 指的是前者,也就是在逃离 北上广 与逃往 北上广 之间摇摆不定的青年白领。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反复迁徙是 候鸟族 最显著的特征,他们处于焦虑和冲突之中,身心饱受煎熬。 北上广 这样的大城市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高,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毕业生没有太多社会资本,也能够获得工作和发展机会。但居高不下的房价、遥不可及的户口、高生活成本,这些都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生活预期与生活质量。种种压力下,很多人选择 逃离北上广 ,回到故乡或退居中小城市谋求发展。然而,他们已经很难适应家乡中小城市固有的 关系社会 和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候鸟族 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对于个人而言增加了选择的成本,对于社会而言则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候鸟族 在生存环境和经济条件上处于劣势,自我保护意识也较差,加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有可能使他们沦为社会治安中的不安定因素。4. 啃老族 现象啃老族 的概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指的是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已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但不去工作或已经有了工作但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消费、要求父母在其经济上给予帮助的年轻人,年龄在23~30岁之间。 啃老族 并非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社会学家称之为 新失业群体 。啃老族 由六类人群组成。第一类人文化水平低、技能差,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不就业;第二类是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过于挑剔;第三类是下岗青年,他们总是用过去的工作与新工作相比较,新工作不比原来好就不就业;第四类是嫌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不好或希望再学习而自动离职;第五类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目标,没项目,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第六类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形成习惯性跳槽,最后 漂 落在社会上。目前,这类群体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他们中不仅有来自二、三流本、专科院校的学生,还有重点院校甚至名校的学生。群体内成员间的身份认同感在增强,他们通过网络空间集聚,并逐渐形成了意见领袖。三、 族化 存在及成因族化 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1)区域问经济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 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阶层间的不均衡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发展机会不平等。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寻求最佳工作机会和社会资源,这也催生了 候鸟族 的出现。(2)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这些制度的适用性降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制度也在不断修改完善,但其惯性依然存在。比如,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问的断裂,户籍制度更是加剧了地区间、城市间、城乡间的不均衡,大学毕业生享受不到所在地城市居民的福利,社会保障难以覆盖这些弱势群体。(3)社会保障缺位。其中最严重的是有关大学生灵活就业及失业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对未就业大学生来说,相关制度缺失,造成他们一旦错过就业季,不仅更难找工作,而且自身基本生存也面临问题。此外,不1司地区、所有制、行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差异非常大,大学生若到基层或农村就业,就意味着放弃城镇人口享有的社会保障。所以,大学生宁愿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到基层农村或偏远地区就业。就业市场上还存在一些违规现象,一些私营企业不与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缴纳保险,导致大学生对非公有制单位望而生畏。(4)就业机制体制不完善。这表现在劳动力市场运行总体不规范。从供求匹配角度看,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和专业的职业顾问;从用人单位招聘机制看,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劳动力价格不能反映价值;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也是就业机制体制不完善的又一表现。2.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1)社会阶层固化。阶层指人类由于拥有不同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等而被分成若干层次,社会阶层固化是指各阶层之问的流动受阻。阶层分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更为可怕的是代际间的阶层复制,也就是我们说的 二代 现象。 族化 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没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和社会资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便找到工作,也缺乏上升通道,在社会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很难发生改变。(3)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具有高工资、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等特征;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较少升迁机会。由于两个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大学生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愿意到二级市场就业。(4)用人单位盲目选才。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存在误区。首先,过度关注文凭学历,一些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种也盲目设置学历门槛。其次,人为设置院校、性别、户籍歧视,在同等条件下,种种 潜规则 破坏了公平。再次,看重工作经验,用人单位会设置两三年行业、岗位经验的招聘条件,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3.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总的来说,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在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专业设立、课程设置、招生人数等等事项的决定权大多集中在省级以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离自主办学、专家治校还有较大的差距。以专业和课程设置为例,学校根据市场前景需求,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新专业,需要附上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即便顺利批下来,从下一年度就可招生,那么从申报之日起到学生毕业就已经是6年时间,高校很难保证申报时的培养方案符合6年后的市场需求。(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上文中关于申报新专业情况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脱钩的部分原因。此外,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要求高校设置一些专业基础课或者必修课,换句话说, 规定动作太多,自选动作太少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需求,也就不难理解了。(3)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切实际拔高,重视研究生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略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追求综合,失去特色。各类高校以争创 研究型大学 为目标,向综合型大学发展,一味追求办学上层次、招生扩规模、学科全覆盖,加剧了不合理竞争。(4)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首先,就业指导理念有失偏颇,重视就业安置,轻就业质量。其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并未全面建立起来,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机构分工不明确。再次,就业指导工作覆盖面窄。仅将大四学生作为开展工作的对象,忽视对其他年级学生的指导。第四,就业指导方法简单,教学形式单一。常以讲授、上课、开会、讲座的形式开展,实践性差,效果不佳。第五,缺乏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4.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1)个人认知有偏差。有些毕业生就业不畅,并不是因为社会提供的工作机会少,而是因为学生自身没有能够准确评价自己,有时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求职、就职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此外,还存在一些盲目跟风现象,有些同学不是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或单位,而是和别人攀比,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业单位不适合自己,反而会妨碍自己的发展。(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首先,价值取向模糊。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影响,求职紧盯 金饭碗 ,非大城市和大单位不去,过分强调首次就业作用的结果。其次,过于强调专业对15,认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得心应手。再次,急于一步到位。一些大学生一心想着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更不想自主创业。第四,过分依赖考研。一部分同学将考上研究生等同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实际上只是将找工作的压力转移到了两到三年后。(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首先,职业目标模糊。许多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从未真正把学习、实践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有的毕业生虽然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自我认识不足,眼高手低,目标与现实相距甚远,无法实现。其次,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不少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仅停留在就业政策宣讲层面,没有将各类职业介绍放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再次,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不少学校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无法开设常规课程,更谈不上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在求职过程遇到挫折时,部分大学生束手无策,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久而久之会自我否定,丧失信心,影响就业。其次,习惯外部归因。遇到困难、面对失败的时候常常将原因归罪于外部社会环境,不能及时自我反省。再次,自信心不足。一些大学生遇到逆境容易放弃,不敢面对挑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最后,自卑感强烈。由于理想与现实中的自己相差太大,他们会产生消极、偏激、焦虑和犹豫的情绪。四、 族化 生存之破解改善大学毕业生 族化 生存现象,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部署。各地各高校也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感到了压力,纷纷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公平、机会均等、回报相当的就业环境,积极促成招聘程序公开透明,尽可能拆除各种就业壁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政府必须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西部、基层创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在众多亟待改革的制度中,户籍制度改革需求是最为紧迫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的新型户籍制度。从近期看,要推动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从较长时期看,则要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以及保障住房、就业服务等为重点,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统一和服务水平的基本均衡。政府还需切实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提出 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高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人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些政策,细化政策落实措施。政府还需完善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特困家庭毕业生援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另外,各级政府要严格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维护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政府应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及覆盖全国的 高校就业联盟网 ,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知识技能型职业岗位,开拓毕业生就业新领域,同时全面推行技术技能职业资格准人制度,加强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政府还要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各类市场管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全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树立职业平等理念的环境,不能人为地给职业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中应表现出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避免片面追求高学历、聘用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的风气。同时,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以能力为录用标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2)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信息时代,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力量不可低估。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新闻媒体需要及时给出科学解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于积极自主创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应当予以弘扬,让他们成为大学生心中的榜样。3.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1)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提出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一举措适应了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了各级各类高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对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有积极意义,避免 千校一面 。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审批,有利于高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和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2)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各高校要准确定位办学方向,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就业市场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一方面,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建设市场应用面广、就业前景好的优势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一定范围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本领,缩短学生进人社会的 不适应期 。(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高校一般需要设置校、院两级机构。二是建设和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三是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其中可包括职业基础知识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创业教育、择业准备教育四个部分内容。四是培育专业化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高校可与人才市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需求。五是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跟踪网络。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就业信息调查系统,广泛征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和评价,为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4.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1)客观认识自己。大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对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定位,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沉淀,提升自己的价值,加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砝码。(2)转变就业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5月到天津考察时,曾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艰苦地方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五步人手:第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 。第二步,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充分认识实现和实现目标需要面临的挑战。第三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和相关非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和考试,还要具备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第四步,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第五步,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抗挫折能力。2013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综合施策,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主要举措有:第一,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一是扩大规模。将2012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l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二是扩大区域。由680个县(其中包括371个民族自治县、252个革命老区县和57个陆地边境县)扩大到832个县(覆盖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南疆三地州的22个团场),以及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省份。三是增加高校。由2012年的222所扩大到263所,覆盖所有 211工程 高校和108所中央部属高校。四是加强监管。确保招生专项计划落实到承担任务的高校,落实到贫困地区。2013年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实施后,全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2012年增加8.6%。第二,调整招生计划安排。将2013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第三,继续实施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2013年拟安排招生18.5万人,比2012年增加1.5万人,使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考生。 (摘自2013年6月1日《中国教育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08年起,教育部、发改委实施 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以下简称 协作计划 ),即每年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由其所属公办高校承担,专门面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升学压力大的省份招生。2008-2012年, 协作计划 从3.5万人扩大到17万人,惠及内蒙古、山西、安徽、河南、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8个中西部省(区)。5年来,相当于在东部地区建设了68所专门面向中西部考生、每年招生2500人的公办普通高校。(摘自2012年9月3日教育部网站)定向招生计划2012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当年,21个省区市、680个贫困县的1万名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以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考入大学。2013年,指标增至3万个,拓展到832个贫困县,覆盖高校由222所扩大为263所。专项计划以农林、水利、地矿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投档录取,定向生入学时不迁转户口,在校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摘自2013年7月26日《人民日报》)2.促进就业公平的相关政策《就业促进法》中对公平就业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第二十八条 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第二十九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第三十一条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招聘禁设性别、户籍等限制性条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签约行为,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现象。规范国有单位招聘行为,完善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摘自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网站)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教育部在《2013年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报》中规定,从2013年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按相应规定可享受 一对一 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名费和体检费。3.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2013年国家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公告》(1)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初创企业时,允许按行业特点放宽资金、人员准入条件,注册资金可分期到位。按照相关规定可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注册地点及创业经营场所。(2)享受资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l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视当地情况,可申请 大学生创业资金 。(3)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时,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可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 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l月1日至l2月31日)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时,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可免交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4)提供培训指导服务对高校毕业生在整个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进入 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创办企业,可以享受减免12个月的房租、专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相应的公共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在办理自主创业行政审批事项时,可以通过 绿色通道 享受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包括专科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自主创业申报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按规定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4.户籍制度改革:2020年基本形成新型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当前改革的难点在于:户籍上附着的利益较多,需要逐步剥离;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别较大,需要合理引导;各类群体的诉求不同,需要统筹兼顾。针对这些难点,改革需要把握尊重意愿、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公安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l2个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并由6个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组成工作组,分赴东中西部部分省区市听取意见。总的考虑是,整个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统筹配套、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好的效果。待报中央审批和部署后,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组织实施,由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和实施方案。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链接二:观点声音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纵向流动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对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进行推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摘自李克强2013年两会答记者问)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要缩小中国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要培养更多服务中西部和农村的人才。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提升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要加强东中西部教育协作,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要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鼓励优秀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中西部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公平上要多想办法、多做实事。东部地区要创新理念和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2013年8月31日电)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让农民工、大学生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流动基本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社会复制,即俗话说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另一种是社会替代,学术的名词叫 精英循环 ,即所 谓 富不过三代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流动加快,绝大部分人便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社会充满了活力。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阻碍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出现固化的迹象,人们改变自己的位置变得困难了,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有一条,就是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怎样扩大?就是要有一种社会流动机制,能够让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中,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让现在每年毕业的近700万大学生,绝大多数不跌到中等收入群体以下。现在我们提出的 中国梦 的伟大构想,9-5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不是少数人的梦。每个中国人所期盼的,就是更加富裕、更加幸福、更加公正、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生活。这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机会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来保证。(摘自2013年11月9日《新京报》)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提高社会流动性,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比较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如日本、 亚洲四小龙 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最典型的国家,如大部分拉美国家,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经济结构或具体经济政策,不在于他们的资源禀赋,而是在于这些国家在社会流动性方面的差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他们的社会流动性很低,社会结构趋于固化。一个国家是否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其本质在于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活力。 (摘自2013年ll月5日《人民论坛》)4.《学习时报》评论员姜卫平:实现中国梦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出现了社会分层 凝固化 和社会流动 缓 慢化 的新趋势。所谓社会分层 凝固化 ,就是社会分层结构形成以后,各阶层的身份基本固定,某个群体欲改变身份极为困难,他们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其他身份群体。比如,工人的后代长大以后仍然是 工人 ,农民的孩子长大以后仍然在家务农或进城当农民工。所谓社会流动 缓慢化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与社会分层凝固化有关,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的分配政策等先赋性因素,都在阻碍着社会成员的纵向流动。 富二代 官二代 是这种 缓慢化 典型表现。第二,目前社会流动呈现单向流动的特点,即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涌入城市,而农民工回流农村的比例很低、速度缓慢。实现中国梦,必须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而要做到机会平等,就需要把日益分化的社会结构加以调整,构建良性的社会阶层结构。但是,目前中国社会流动的门槛过高,弱势群体改变自己地位的机会越来越少。以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后,高考仍然是农民子弟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调查显示,家庭背景越好,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越高。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与父亲为农民的毕业生对比,前者平均月收入比后者多400元,前者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后者高出l4个百分点。如今,不少贫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低于高职生,乃至低于农民工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提供一个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渠道,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用它来抵消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社会学家看来,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一种理想模式。为此,我们应该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消除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缩小农民阶层。第二,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鼓励社会成员奋发努力,发挥社会流动机制的作用。加快培育社会中间阶层的成长,促进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向橄榄型转化。第三,实行社会流动和社会评价中的绩效原则,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并实施有力的监督机制来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通过整合社会阶层结构,彻底逾越阶层鸿沟。(摘自2013年5月6日《学习时报》)5.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春玲:消除社会不公解决阶层固化问题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强调公平竞争,最大限度消除社会的不公。社会的不公包括结果的不平等和机会的不平等。在任何社会里都会有收入的高低差别之分,假如这种差别是由于公平竞争所导致的,那么大家就会觉得这种结果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教育,在高考制度下,大家都是以高考分数来衡量的,这是一个公平竞争。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社会阶层固化趋势明显,高考的加分以及大城市分数线方面的优越性也造成了一部分的机会不平等。对政府来说,重点是提升机会的公平性。一是从制度上要加以完善,保障在竞争中的机会平等。包括设立公平竞争的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们付出的努力得到认可。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弱势群体进行适当的帮扶。虽然提倡公平竞争,但有些本来就属于弱势,那么政府则可以利用社会保障、救助等把因竞争导致的极度贫困适当加以缓解。三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 (摘自2013年6月8日《中国经济导报》)6.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就业难不在扩招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高校扩招导致的。其实,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我们曾以23~25岁的个体为对象,考察了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不上大学,其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也就是说,高校扩招并没有使得个体就业状况变得更糟糕,相反,它改善了青年就业的状况。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十几年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t#-分割。我国劳动力市场被户籍等制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可称之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城镇户口,工作环境好,稳定性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另一部分与前者相反,可称之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彼此独立,很难流动。毫无疑问,大学生毕业时肯定首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数量上的,而是结构性的,是大学生追求高质量就业的结果。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为什/z,没有带来相应的大学生充分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在第三产业中,又以低端服务业为主,能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三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虽然每年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但一些用人单位仍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出入。此外,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主要是由民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完成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问题。据调查,我国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 自身能力不足 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就业能力当然跟大学的教育有关,但同时跟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也有密切关系。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就业观念落后,说大学毕业生只盯着铁饭碗,盯着大城市。但是,观念从来都是现实的反映,大学生之所以盯着大城市和铁饭碗,是因为在当前背景下,它们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这无可厚非。不过,现在的大学生不少是90后的独生子女,找工作时可能会掺杂过多的家长意愿。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需要引导。(摘自2013年10月《求是》)链接三:基本概念和理论1.社会阶层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2.阶层流动与阶层固化社会流动,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3.社会流动的功能社会流动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第一,改变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善社会各阶层的品质。社会流动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位置上的移动,改变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之网上的位置,使之处于新的社会位置。不管这种新位置是社会地位的提高或下降,参与流动的社会成员都要经历一次社会地位的变动。而那些表现为社会地位升降的社会流动对于人们社会地位的改变意义就更大了。从不同社会阶层进入到同一阶层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使阶层成员自身的品质不断得到改善,进而改善社会各阶层的品质。第二,缓解由于分层可能带来的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客观存在着自然差别以及社会差别,出现社会阶层化现象,也叫作社会分层现象。分层的实质是不平等,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资源等方面占有不平等,一些阶层占有较多的资源,而另一些阶层占有的资源相对较少。阶层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往往会使资源占有量较少的阶层成员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感到不公平,这就很容易造成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分层使社会成员在资源占有以及社会地位上出现不平等,但是如果这种不平等并没有被固化,阶层结构是开放的,每一个阶层向所有的社会成员开放,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就可以进入这一阶层,得到同样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那么,人们就会有一种预期,就会积极努力,就不会有不满的感觉。第三,促进社会竞争,推动社会发展。如果有健全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社会分层不仅不会导致社会不满、矛盾和冲突,反而会给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局面,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占有一定社会阶层位置的人要想在开放的社会中保持住已有的地位或者向更高的阶层位置流动,那么他就需要不断地努力,提高素质,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和财富。第四,促进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 橄榄型 社会。传统社会中阶层结构是上面小、下面大的金字塔形结构,一部分人拥有很多社会资源,位于社会的上层,而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拥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会资源,位于社会下层。传统社会中,社会流动很少,个人阶层地位固化程度比较高,个人对于自己阶层地位的选择性较小。 橄榄型,,社会结构出现于现代化社会,它是社会流动增强的结果。(摘自2013 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在关于社会分层的认识上,社会学界从分层角度提出了四种理论。第一种: 十阶层理论 。陆学艺教授等将改革以来的社会分化表述为阶级、阶层的分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 十大社会阶层 ,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第二种: 社会断裂 理论。这一理论由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该理论强调断裂是结构性的,造成社会断裂的原因是社会的急剧转型、市场转型。由于转型太快,很多社会阶层都被淘汰或抛弃了。该理论所讲的断裂是多方面的,包括:国企改制中的断裂、城乡结构的断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断裂、文化的断裂等。该理论认为由于 多个时代的社会成分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 ,导致的社会断裂是全方位的。所以,在这里,贫富分层也被解释为是一种断裂的关系。该理论更多的是对于社会的一种警告。第三种: 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 理论。这一理论是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长表 的职业数据计算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总体社会结构,既不是 橄榄型 的,也不是 金字塔形 的,而是呈现出一个倒过来的 丁字形 的社会结构。李强采用 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测量,从全国就业人口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高度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 丁 字形的一横,而丁字形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形群体,该直柱形群体是由一系列的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的。根据社会学的理论, 金字塔形 社会结构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结构,由于底层巨大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倒丁字形 的社会结构,问题比 金字塔形 结构还要严峻,由于底层更大,社会就更不稳定,更容易产生社会冲突。第四种: 四个利益集团 的理论。该理论是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摘自2010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5.影响中国社会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户籍。户籍差异背后体现的是一系列权益、福利的不平等,体现的是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和空间。畅通向上流动的渠道,首要的就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改变存在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教育是社会底层改变身份、向上流动的最主要手段,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近些年,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进一步加剧,重点大学里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降。教育失去了公平性,作为助推中下层向上流动的功能被大大削弱了。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不公也是造成底层群体向上流动困难的重要原因。普通劳动者收入状况不理想,而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得普通劳动者在个人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社会保障不完善,对社会底层的 起点不公 没有完全弥补。人事制度。由于市场化改革还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公平,影响了不同企业、单位的发展,员工的职业发展也随之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对于很多普通劳动者而言,职业升迁依然有瓶颈和壁垒,缺乏针对普通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摘自2013年12月《时事报告》)链接四:数字与现状1.农村学生读大学易,进名校难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村学生录取人数占全国录取人数比例达到59.1%,其中农村学生本科高校录取人数所占比例达到52.5%,第一批次录取高校录取人数所占比例达到45.7%。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农村学生高考录取人数所占比例与其报名人数所占比例大体相当,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基本相同,但上重点高校的比例仍然偏低。(摘自2013年6月1日《中国教育报》)2013年,北京大学首次公布了该校的农村生源比例:当年北大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l4.2%。(摘自2013年9月6日《工人日报》)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而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下降10%~l5%。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透露,广东省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只有30%,比2012年同期低l0个百分点,而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上海2013年17.8万高校毕业生中签约率只有29%,北京地区更是只有28.24%。近5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2012届受雇全职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高职高专为62%,比2011届均上升了2个百分点。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7%),其次是工学(76%),最低的为农学和法学(均为53%)。而高职高专专业相关度最高的专业大类为医药卫生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0%),最低的为轻纺食品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均为52%)。3.城镇户籍人口比例落后于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这是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但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5.3%。这说明有大量经常住在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是城镇户口,处于 半市民化 状态。(摘自2013年l2月18日《人民日报》)4.城乡居民收入现状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6769元。201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元。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 为明显。但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依然较为严重。据蓝皮书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调查结果看,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较2010年有所提高,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较为明显。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五等份分组,中等及以下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增速较快,低收入家庭(最低20%收入家庭)的增速为l8%,中低收入家庭的增速为11.7%,中等收入家庭的增速为l3.5%,增速均在10%以上。2012年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而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为1587.7元,两极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0多倍。陈生,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第八届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28年前,他考进北京大学经济系;24年前,他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21年前,他离职下海摆地摊;20年前,他种菜赚取第一桶金;12年前,他开发出中国第一种醋饮料;1年前,他创办了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陈生说他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毕业时工作都是分配的,想太多也没用。毕业时陈生被分配到广州市委办公厅,但他不久便发现自己在机关发挥不出最大潜能,于是选择了 下海 。走出机关的陈生开始在广州区庄立交桥下的夜市摆地摊卖衣服,每个晚上都能挣几十元钱,相当于原先在机关半个月的工资。后来,他觉得湛江的氛围更为活跃,就离开广州去了湛江。在湛江,他承包了一块菜地,在天气炎热、菜价低廉的时候收购蔬菜,在过节时菜价高涨的时候卖出,依据供求原理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随后,他进入湛江房地产业,不到三年就在当地房地产界独占鳌头;l996年他开始做饮料,不到一年时间, 天地壹号 醋饮料就在全国热卖;2006年他进入广州猪肉市场,三个月后,他就成了广州肉联企业的知名人物20年来辗转如此之多的产业,陈生说自己 做生意犹如现在很多年轻人谈恋爱那样,开始的时候要多试几个,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最后就会变得专一了 。他透露自己正在逐步减少涉足的产业类型,比如退出房地产市场。陈生告诉记者,中国每年的猪肉年销售额达上万亿元人民币,光广州市就至少有80亿元。 这个市场非常庞大,利润也很高,有些家庭一年买猪肉的钱可以顶几台电视机。但是猪肉市场的经营者太分散,对我来说这就是机会,因为竞争者太弱。再说,广州市民既有购买好肉的意愿,又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他们会买高价好肉的。 结果,虽然他的猪肉一斤卖到28元钱,但却很受市场欢迎, 壹号土猪 很快成为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摘自2008年10月28日新华社电)2.黄恺: 三国杀 成创意产业典范很多 80后 和 90后 也许并不熟悉黄恺这个名字,却大多熟悉他所设计的那款风靡全国的桌面游戏 三国杀。作为中国桌面游戏领域的 N0.1 ,这款以三国时期的故事为背景的卡牌类桌游,自2008年推向市场以来,几乎成为桌面游戏的代名词。2006年,当时在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专业读大二的黄恺因为对上课所学的内容 不感冒 ,而将注意力转投至当时还十分小众的桌面游戏。一次上课走神儿时,他脑海中突然闪出三国人物游戏的创意,三国杀的第一张牌,随即被他画下。2008年1月,即将毕业的黄恺和朋友杜彬一起成立了全国首家桌游公司 游卡桌游,并担任首席设计师。这家创立时只有3个人5万元的公司,在三年后发展到了上百人数千万元的规模。黄恺当初上课走神儿设计的三国杀,仅2010年一年内就卖出200多万套。3.陶立群:白手起家的 蛋糕大王陶立群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他在绍兴创办蛋糕品牌 新天烘焙 。早在大学时,他就觉得蛋糕行业有很大市场。 每天学校里都有几十个人过生日,而目前这个市场还没有人开发。 在大学期间,他开始一次次创业尝试:大三,他做过 元祖 蛋糕的校园代理;大四,他在教学楼走廊里开出 休闲吧 。毕业后,陶立群再度开始关注蛋糕行业。他奔波于绍兴街头大大小小的蛋糕店,做调查研究,仔细研究别人的蛋糕怎么做,研究别人的店铺开在哪等等,然后晚上回到家做各种分析。调查后,他得出结论:绍兴当时除了 亚都 元祖 两家知名品牌蛋糕店,其余都是个体经营的小蛋糕店,因此绍兴还缺少中高档品牌蛋糕。陶立群的决策还不止于此,他发现当时绍兴还没有一家蛋糕店的糕点是现卖现烤的。于是,他决定打破了绍兴传统糕点店内的结构,将新天烘焙的店内结构分为两部分,即熟食摆放区和烘焙区。这样消费者就能亲眼看见烘焙食品的烘焙过程,增添了消费情境,顾客也可放心购买食品。找准定位以后,他向家里借了50万元,义无反顾地开始自己 蛋糕王国 的梦想。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紧张,类似于采购、运货等简单工作全部由陶立群自己一个人做。工作到深夜那是再正常不过了。2006年底,陶立群的自创品牌 新天烘焙 开始进入绍兴市场。和其他初出茅庐的创业者一样,小陶的蛋糕店也遭遇过严重的危机。开业仅三周,惨淡的生意就让小陶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当时糕点店的目营业额只有几百元。但经过一些调整,再加上旺季到来,仅仅5个月后, 新天烘焙 就开出第二家连锁店。不到3年, 新天烘焙 成为绍兴蛋糕业 老大 。2013年,陶立群的蛋糕店和咖啡店已经开了30家,并拥有一个加工厂。链接六:他山之石1.美国社会流动性亟待提高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2013年公布的 经济流动性项目 的一项新研究发现,40年来,只有4%的美国人完成了从一无所有到腰缠万贯的转变。很多生来就处于经济最底层的人终其一生都处于这种状态,这一发现表明,美国在提升社会流动性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生于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美国人中,有43%的人在一代人的时间之后仍然处于这一群体(2009年,经家庭人口调整后,年收入少于28900美元的属于收入最低的20%)。27%的人稍微上升至倒数第二个20%组别中,17%的人进入到中间20%的组别中,9%的人上升到收入次高的20%组别中。2012年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44%的人在一代人的时间之后仍然处于收入最低的20%组别中。他们发现, 收入光谱 的最高端和最低端都相当有 黏性 ,换句话说, 穷孩子 和 富孩子 在长大后很有可能成为 穷大人 和 富大人 。光谱的中间部分则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一部分的人们既有可能向上升,也有可能向下降。在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英国,有25%~30%的人一直停留在收入最低的20%人群行列,相比之下,美国这一比例达到44%。(摘自2013年11月14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英国:平民晋升社会阶层无望英国政府2013年公布的社会流动性报告指出,富裕家庭出身者成为专业人士的比率,与出身社会其他阶层的人相差23%,这个数字在1996年至2009年的l3年间毫无改善,意味社会存在跨代贫穷问题,底层人群难向上流动。副首相办公室公布了一份由17个指标组成的报告,指出英国社会仍欠缺社会流动性,努力与天赋无助改善生活,反而父母、家世及是否读名校,仍是决定能否晋身社会上层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4~5岁儿童已 输在起跑线 ,在2010 2012两个学年,依靠学校免费午餐的贫苦学生中,只有不足一半在学业上能有 良好发展 ,其他学生的比率则高达68%,反映家境与教育资源及学习成效有直接关系。为此,英国推出25亿英镑的学生资助计划,希望减少贫困对学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向l3万贫困家庭提供每周15小时幼儿托管服务,2014年再将服务扩展一倍,希望减轻育儿负担,令贫困家庭父母有更多时间及资源改善生活。(摘自2013年ll月18日香港《文汇报》)3.拉美、加勒比地区社会流动性受限《世界银行》2012年报告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产阶级过去十年增长50%,从2003年的l.03亿增至据估计的1.52亿,占人口总数的30%,与处于贫困线以下者所占总人口比例差不多。世界银行拉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拖雷说: 这不是统计异常,是不平等的显著下降。 行长金镛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近期经历向全世界表明,平衡经济增长政策的同时仍然扩大弱势群体享受的机会可使繁荣惠及千百万人。报告称,推动因素为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提高、家庭规模缩小,以及更多女性和城市居民就业等。不过报告表示,拉美、加勒比地区的社会流动仍然受限,父母经济和社会背景依然在决定子女的经济未来。拉美、地区中产阶层往往选择不使用公共服务,而通过私营渠道购买服务,甚至包括电力和保安等核心服务。有鉴于此,世界银行要求有关政府为国民打造 更公平更正 当的社会契约 ,不让新兴中产阶级脱离公共服务,以免反过来降低穷人向上流动的机会。(摘自2012年11月13日世界银行官方网站)4.北欧福利国家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取得成功一是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在北欧,工会、雇主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发达,它们既独立于政府之外,又能够进入政治过程。工会组织虽然很强大,但一直在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这些民间组织在劳资关系协调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促进了各方之间对话机制和伙伴关系的形成,使经常性的矛盾得以暴露,并加以沟通和化解,避免了突发性危机的产生,为北欧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宏观社会环境。二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北欧国家的基尼系数均在0.25左右,属于世界上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伦敦经济学院对发达经济体的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欧国家由于教育发达(包括免费高等教育)、分配公平以及比较均等的发展机会等原因,其代际的纵向流动性是全球最佳,反映出北欧社会的包容性和进步性,同时这也为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和谐的社会关系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且有利于推动改革共识的形成,减少改革的阻力,是北欧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的困难与策略口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教学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定、领导有力。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坚决纠正 四风 。严厉惩治腐败,坚持 老虎 苍蝇 一起打。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反腐一直以来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要全面介绍中央反腐举措、成就及特点,正确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当前中国腐败现象和反腐形势,让他们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动真碰硬,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决心,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课程内容:1.如何看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2.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特点与成就3.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4.未来廉政建设之路该怎么走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它损害民主和法治的根基,扭曲和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侵害公民合法权益,降低公民生活质量,甚至为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提供温床,威胁社会安全。历史上,因腐败而亡国灭族的悲剧一再上演,令人触目惊心;当今,因腐败而导致政权更替,引发社会动荡的事件频频发生,值得深思警惕。当前,中国反腐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反腐意志坚决,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以全球比较的视野冷静分析当前形势,认清我国反腐败的成效、挑战和困难,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和沉着地应对腐败。一、如何看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经济低迷时期,也适用于腐败易 发多发阶段,有助于振奋人心和坚定决心。反腐败信心的建立来源于对腐败成因、特点、趋势等方面信息的全面了解。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但放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比较,中国在 危 中却能见到 机 。1.人类还没有找到持久廉洁的 药方腐败伴随人类几千年,尽管各国各地区都在探索和努力,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可以保证已根绝了腐败。腐败黑素存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即便在国际机构和一些被公认为比较廉洁的国家,每年仍不断发生腐败丑闻,这些国家和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均承认查出的腐败仅是冰山一角,对腐败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放松懈怠。在人类社会治理腐败的探索中,有的国家做得好一些或好很多,并不等于将来就一定比别国好。一个国家某段时期廉洁,并不等于将来就一定会廉洁。腐败很容易反弹或反复。古今中外有很多国家或政权曾经历过政治清明、社会廉洁的时期,但未能持续,最后又陷于腐败泥潭之中。反腐败取得暂时成功的国家和地区没有必要沾沾自喜,当前腐败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或丧失信心。2.经济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腐败易发多发期腐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北欧国家等,都经历过腐败猖獗的时期,这些国家进入相对比较廉洁的时期是在最近几十年。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国家的腐败治理才见到明显成效。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也是如此。新加坡人回忆说,50多年前,腐败曾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诱发了令人头疼的腐败问题。不过与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成就和腐败控制效果要好得多。中国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的历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比较稳定、人民生活大幅改善,腐败控制在人们可以容忍的程度。3.从国际机构数据看中国反腐败形势要听到西方国家客观称赞中国反腐败的成效很难。国际政治和经济评价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广大发展中国家没有话语权。西方国家很少对中国说鼓劲的话,尤其是极为敏感的反腐败。但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机构的数据,依然可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反腐败的。总部设在德国的透明国际是专门从事反腐败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上影响较大。该机构从1995年开始,依据其他国际机构的报告数据编制清廉指数(CPI),对不同国家的腐败状况进行评价。其最近发布的2013年清廉指数,采用了l3家机构的报告,如贝塔斯曼基金会、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世界经济论坛等,这些机构都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代表西方国家 发声 ,垄断了国际话语权。透明国际采用这些机构的数据,在指标选取、方法设计等方面倾向西方国家,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排在后面。如清廉指数就没有考虑人口等客观因素,将十几亿的人口大国与几万的人口小国进行比较,缺乏合理性和可比性。虽然指数设计不科学,但我们还是能很明显地看出西方对中国腐败问题态度的变化。从得分上看,中国从l995年的2.2分上升到2011年的3.6分,2012年后由十分制改为百分制,中国2013年上升到40分,分值不高,但得分不断上升。从排名来说,1995年,当时样本国家和地区数41个,中国排名在第40位,位列倒数第二,但2013年,样本国家和地区达到177个,中国排在第80位。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廉洁程度在中等以上。按国家或地区人口进行对比,我们还会看到另一个有意思的结果。应该说,人口多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庞大,管理难度系数大,反腐败的任务更为艰巨。从清廉指数可以看出,排在前十名的国家仅荷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人口超过千万,并且这三个人口相对较多的国家排位都靠后(见表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和地区,除了已完成工业现代化的美国和日本之外,排位都很靠后。在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四(见表三)。很多国际专家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经济保持30多年快速发展,腐败控制效果好过很多国家,中国反腐败是非常成功的。这种判断在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中得到了印证。二、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特点与成就最近多家机构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多数干部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身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或有所改进。1.反腐败成为国家治理战略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反腐败列入决策重点,从战略上予以高度关注,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 组合拳 ,注重顶层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反腐败,扎实推进反腐败行动。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 八项规定 。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端正党风政风。一年多来,中央政治局用行动践行 减少陪同 简化接待 不安排宴请 不封路、不清场闭馆 不题词题字 等庄严承诺,用果敢行动开启了反腐败的新征程。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定调未来五年反腐,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 必须全党动手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等重要论述。反腐成为2013年 两会 的热点,国务院向社会承诺 约法三章 。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将反腐败的战鼓敲得更急,李克强总理从简政放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做出推进职能转变、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等部署。反腐 大合唱 整齐和谐、铿锵有力,党中央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传递的信号十分鲜明,让腐败分子胆战心惊。2.打 老虎 苍蝇 毫不手软。一年多来,中央对腐败采取强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持续挥出重拳。十多个部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打击受贿的同时,也强调对行贿的惩处,法律面前反腐不分国企、私企、外企。人民网等十多家主流网站开设网络监督专区,链接纪检监察、检察等举报网站。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网络举报量平均每天超过800件。伴随腐败发现机制不断健全,查办腐败的力量也不断增强。中央纪委负责查办案件的纪检监察室增加了2个,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也正在调整力量布局,增加查办案件的人员数量。惩处腐败机制的重大改革有力保证打 老虎 苍蝇 将是一场 持久战 ,而不是 闪电战 。3.纠正不正之风丝毫不松懈。刹歪风是2013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亮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批示,坚决杜绝公款浪费。春节和 两会 期间,高档饭店遭遇 倒春寒 ,大量团拜会、宴请取消。媒体曝光、纪委暗访、群众举报等方式让所有公职人员绷紧神经、谨行慎为。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点一刻也没放松,从吃喝、公车、会议到贺年卡、粽子、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再到整治 会所中的歪风 等,问题点得准而实。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就落实八项规定约谈派驻机构负责人,2013年4月22日军26日5N时间分别约谈了53位派驻到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门开设 曝光台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央纪委发布信息86次,通报曝光517件典型问题和案例。中央纪委建立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在网络上晒出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 靶心 ,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大扫除。一年多来,一些长期存在的顽疾得到了解决,廉洁正气得到发扬。4.以全面改革清除腐败土壤。滋生腐败的土壤太厚、太多,这是中国反腐面临的客观事实。政府行政审批等权力过多集中于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增加了监督的难度和腐败的风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提出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权力上做 减法 ,大幅压缩腐败的空间;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关闭腐败的资金 阀门 ;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腐败问题;提出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等。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深层次改革将全面启动。实行简政放权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司法和反腐败管理体制等改革则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一松一紧的改革会大幅消除腐败的土壤,减少腐败的机会。5.关权力的 笼子 越织越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堵塞了很多漏洞,具体细化的政策规定不断出台,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三公经费 只减不增等。各部门出台更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如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省V2TN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应于2015年之前公开所有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 三公 经费预决算等。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要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 明星 大腕 ;不得借举办晚会之机发放礼品、贵重纪念品。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凡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很多单位自觉采取行动进行改革探索,堵塞制度漏洞,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严控劳务费、小额餐费、市内交通费在科研课题经费中的报销比例,建立实报实销制度防止虚假报销。6.反腐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将反腐重点集中在纠正不正之风、查办腐败案件和有效预防腐败 三驾马车 上,做到 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方式明显转变,中央纪委监察部议事协调机构由l25个精简军39个,会议大幅减少,但切实感受到执纪力度增强。中央纪委领导约谈省区市纪委书记和派驻纪检组组长,要求派驻机构要眼睛亮、耳朵长、鼻子灵,善于监督、敢于执纪,巡视组要找出 老虎 和 苍蝇 ,对违纪违法问题早发现、早报告。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强调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三、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当前腐败防控压力较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选择大力发展生产力,将经济建设作为很长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必须得在几十年时间内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发展模式和组织方式上不能走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但必须经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并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人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社会思想文化道德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反腐败仍然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建设的制约,短期内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矛盾。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适应。预防和惩治腐败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腐败防不胜防,反腐败难度极大,阻力甚多。例如,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多次大规模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在防止权力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政府职能未根本调整,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仍比较模糊,政府管理的领域较多,握有公权力的人有较多的寻租机会和空间。有的地方和部门仍然保留有经营性企业和经济实体,向职能部门和机关输送资,金,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的复杂利益链强化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增加了反腐败的难度和阻力。。相对于廉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公职人员管理制度宽松,公职人员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多,受到的管束较少,因此一些违纪违法和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不断被网络和媒体曝光。一些领导干部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等言行不一的行为,严重削弱党和政府公信力。制度规定有漏洞和空隙可钻,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罚。一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严重污损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尽管当前制度对公务员从事营利活动或在企业兼职有严格限定,但对在非营利机构兼职取酬管理不严,出现了难以监管的工资外隐形收入。从新闻媒体曝光的一些案件看,一些内地官员可以自由往返境外赌博,说明制度对一些党员干部还亮着 绿灯 。3.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反腐败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脱离不了社会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中国反腐败机制虽然强调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社会广泛参与,但反腐败仍然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用力较多,私营企业、社会个人主动参与较少。私营领域的反腐败停留在较低水平,存在立案难、取证调查难、成本高的问题。最近几年,公民大量借助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揭发腐败现象,反映出信访举报、司法诉讼等正常管道不太通畅,正规渠道不能满足群众参与反腐败的强劲需求。4.权力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中国近几年权力透明公开推进力度很大,已经产生了积极的预防腐败效果。但公开的质量和程度还不够,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利益考虑不愿公开。有的单位将财务等作为核心机密,严防外人知晓。如预决算公开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措施,但公开仅停留在比较粗的几大类,细目并没有公开。公共机构的财务账簿捂得尤为严实,在财务规范还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公开尤其是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风险系数极高。很多国家和地区反腐败机构的透明度程度很高,主动向社会公开案件调查报告、单位财务等信息,以透明换取社会信任,自身率先实施关键领域公开来建立社会反腐败信心,提升反腐专门机构的公信力。相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公开透明的做法,中国的权力公开仍有很长的路要走。5.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要让公职人员持续不断为社会和国家奉献聪明才智,一方面需要激励,要提供合理的工资、福利、奖励等保障, 1激发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还要施加压力,公职人员内部之间、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之间要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中国多年前就曾提出要建立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但聘任制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进来的出不去、上去的下不来等现象比较普遍。中国财政供养的人员数量仍然较多,一些单位和部门冗员多,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离群众期望和实际需要有较大差距。一些基层公职人员收人较低,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被小小的贿赂 击倒 。四、未来廉政建设之路该怎么走社会保持持续长久的廉洁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防治腐败,最为根本的方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防治腐败,除了惩治,还应强调预防,着力减少腐败动机和机会,提高腐败的成本,从多方面构建防腐网络,使人不愿、不能、不用和不敢腐败。第一,把预防为主作为非专门反腐败机构的首要策略。专门反腐败机构与非专门机构的反腐败策略应有所区别。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严肃查办腐败案件,坚决查处 问题人才 。其他部门和单位则着重抓好腐败预防工作,由事后监督和查处向事前积极预防转变,尽量减少腐败案件的发生。第二,严格管理的同时,适当提高公职人员收人。把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作为提高待遇的前提,严抓公务员队伍管理。抓紧制订公务员防止利益冲突法,构建严格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体系。公务员实行聘任制管理,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加大对公务员投诉的处理,严肃处理违纪公务员。将公务员的社会保障与企业人员社会保障并轨,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资收入调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实行工资与物价上下浮动。第三,抓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减少腐败。推动政府从重效率转向重效能,严控 三公消费 等行政性支出,更多关注政府管理成本和实际效果。政府要更多向市场和社会放权,让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用法律严格规定政府部门、机构和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严格限制政府部门超出职责范围开展公务活动。减少领导干部兼任多项职务,按职权责利对称原则设置领导岗位,撤并 领导小组 和 专职办公室 等各类临时性办事机构。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第四,畅通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机构的举报投诉电话、举报网站等。加强投诉举报的管理,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简化网络举报填报内容,方便群众举报,减少投诉举报成本和顾虑。建立实名举报反馈机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受理隋况和处理结果。加大投诉举报人保护力度,坚决惩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加大私营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力度,指导和帮助私营企业和机构防止腐败。加强对信访举报、投诉办理的监督,促进规范高效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开展新闻监督,跟踪关注重要网站有关腐败的舆情,及时分析处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第五,大力提升权力公开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公开预算决算细目、不同级别公务员收入标准、人员录用、固定资产处置、大宗物资采购招标等事项。政府决策中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着力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编制党务公开目录,不断丰富公开内容。认真办好政府门户网站,将不保密的政务信息和文件全部人网,将公众办事窗口直接搬到网络平台,群众办事不出门就在线上完成。运用财务云等技术规范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财务管理,审计、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对各单位财务24小时实时监督,在规范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公开。六,始终坚持走法治反腐的道路。要运用法治方式完善腐败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将党的反腐败意志转变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循的法律准绳。明晰反腐败的责任体制,细化党委主体责任的内容,明确纪委监督责任的内涵,将责任追究适用的标准、情形、程序、主体、不追究的后果等内容与实际结合,将责任追究做实。探索省以下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由省财政统一标准划拨经费的制度,探索一套适用于特殊纪律部队的干部人事制度,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异地定期交流,推行派驻纪检组的人财物由派出机构统一管理的制度, 打消监督人员的顾虑。将制度执行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把反腐败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资料链接链接一:政策措施1.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聚焦中心任务,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执纪监督,坚持不懈纠正 四风 ;加大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审查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第二,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纪律建设,持之以恒纠正 四风 。第三,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第四,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第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2.巡视制度巡视机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中央一级的巡视工作,指导、推动全国巡视工作的开展,向中央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央纪委,承担综合协调、政策研究、业务指导、人员管理等工作。中央巡视组目前共设l0个,通称为中央第一至第十巡视组,具体承担巡视任务,向领导小组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重点对象。中央巡视组重点巡视对象突出省部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下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重要问题线索也要了解掌握。内容。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巡视环节准备。巡视组进驻之前要听取有关单位介绍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有关情况,多渠道收集信息,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发现了解。进驻后,通过听取汇报、受理信访、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掌握巡视对象在 四个着力 方面存在的Z"口-J题,对重要问题线索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更深入的了解。报告。巡视了解工作结束后,巡视组要写出巡视报告,向领导小组如实、客观汇报,领导小组综合各个巡视组的情况还要向中央做出综合报告。反馈。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巡视组向被巡视党组织反馈巡视情况。在反馈中严肃指出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建议。移交。按照领导小组要求,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分门别类移交有关部门去办理。督办。督促被巡视地区、单位整改落实,督促有关部门办理巡视移交事项,并将巡视成果运用情况综合报告中央和领导小组。3.中纪委下发多个禁令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 会所中的歪风 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会所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存在违法设立经营、侵占群众利益、助长奢靡之风、滋生腐败行为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甚至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 四风 ,遵照中央指示,就严肃整治 会所中的歪风 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涉及外事、港澳台事务、侨务等工作需要不在此限,但也要提倡节俭。要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审计监督,相关费用不准转嫁摊派,一律不予公款报销。2013年11月21日,中央纪委下发《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执纪监督,对违纪行为快查快办,严格责任追究,及时通报曝光。4.《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共分26条,强调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如,第十条规定,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l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链接二:权威声音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 常 长 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要坚持 老虎 苍蝇 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摘自2013年1月22日新华网)2.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2013年1月23日,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发言中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重点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狠抓改进作风,反对奢侈浪费、反对特权。目前要盯住春节、两会,坚决刹住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旅游等不正之风。接着抓好五一、十一,再抓元旦。以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抓下去,经常抓、长期抓,必见成效。纪检监察干部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严肃查处顶风违纪的典型,树立好典型,把经常性检查监督和有针对性的抽查结合起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013年3月4日,王岐山参加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联组会并强调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党动手一起抓,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抓,坚持住、可持续,积小胜为大胜。2013年5月17日,王岐山在2013年中央巡视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上指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极为严峻复杂,我们党面临的挑战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国内,最根本的还是来自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就是来自党内的挑战之一。要坚定 三个自信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中央巡视组要明确自身定位,履行监督责任,当好党中央的 千里眼 ,找出 老虎 和 苍蝇 ,对违纪违法问题早发现、早报告。2013年10月16日,王岐山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坚决惩治腐败、遏制蔓延势头作为工作目标。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 不想腐 ;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 不能腐 ;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 不敢腐 。链接三:观点1.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巡视目的是通过 惩 达到 治不论巡视发现问题还是办案查处问题,根本目的都不在于单纯惩办那些问题官员,巡视的目的是通过 惩 达到 治 ,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这也就像行医,发现问题是找到了毛病,目的可不是要把这个人治死,哪怕是用猛药,甚至手术去掉个部件,为了让他活下来,还要努力地让整个肌体运转和以前没有什么大的差异,这才是求医之道。巡视工作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就非常重视抓早抓小,对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也都要发现,也都如买、客观、负责地向被巡视地区主要负责人反馈,要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甚至当头棒喝、敲响警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摘自2013年11月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豁:反腐要上下同进行过去讲到 老虎 做报告, 狐狸 听报告, 苍蝇 蚊子 戴手铐,讲的是20世纪90年代一个反腐败的状况,也就是触动高级干部的比较少,主要都是一些科处级干部,打小 苍蝇 、大 蚊子 的这种举动比较多。关于 老虎 苍蝇 一起打,这有几层含义,过去我们反腐败主要是从下至上,现在指的是上下一同进行,既注意高级干部的贪腐行为,又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腐败行为,也就是既注意大 老虎 ,也注意小 苍蝇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腐败行为,往往侵害民生。而高级干部的贪腐行为,往往危害到我们党的形象问题,由于它的级别高,覆盖面广,更能让我们的党受到损伤。所以这次讲话里讲到 苍蝇 老虎 都要打。(摘自2013年1月23日人民网)3.中央党校教授辛呜:中共的反腐力度显示决心中央提出 老虎 苍蝇 一起打,反腐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因为如果不打 苍蝇 ,有一天 苍蝇 也有可能变成 老虎 ,而不打 老虎 的话, 苍蝇 也会有恃无恐。所以,必须不管官员职位高低,只要发现腐败,一查到底。(摘自2013年9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4.戴立言:多党制不是有效防治腐败的灵丹妙药有人在社会上、在互联网上散布一种观点: 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共产党一党执政 , 只有实行多党制才可能达到廉洁 。事实真是这样吗?第一,多党制并没有杜绝腐败,很多时候还导致了腐败泛滥。西方多党(含两党)制建立后,腐败现象一直如影随形,并没有因为政党政治这一 重要的政治发明 和 现代政治制度的杰作 而销声匿迹,政党腐败丑闻在各个多党制国家一直是此起彼伏,甚至有过臭不可闻的时期。l8世纪的英国,各级议会议席甚至标价竞买,候选人贿买选民、操纵选举比比皆是。l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格兰特任总统时,任人唯亲、反贪不力,使得本应当成为联邦政府道德楷模和典范的总统内阁贪污腐败成风,连副总统都被爆出受贿丑闻,制造了美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 腐败内阁 。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一些国家开始在制度、道德等层面建立约束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运用公权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但仍然没有解决多党制条件下的腐败问题,腐败这一顽症至今仍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存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间,数十个发展中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实行了多党制后,腐败现象不仅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国家甚至较之前更加严重。 透明国际 公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世界上最腐败的十个国家与地区中,9个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这更以事实击穿了关于实行多党制能够解决腐败问题的臆断。第二,多党轮流执政照样腐败,一党长期执政也可达到清廉,腐败与否并不取决于政党的多少。不管是多党还是一党,对腐败都没有天然的免疫力。一些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政党之间对立严重,政党轮流上台、轮流腐败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一党长期执政的国家,只要措施得力,照样能保持清廉。众所周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连续在新加坡执掌政权,始终保持活力和廉洁,在领导新加坡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亚洲 四小龙 之一的同时,成功地治理了被称为 东南亚之癌 的贪污腐败,在廉洁程度方面被国际权威调研机构连年评为亚洲第一、世界前茅。显而易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政党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治理腐败的决心和举措。现在,一些国家的腐败程度之所以比较轻,究其原因,并不是靠多党制,而主要是靠政治制度中遏制腐败的机制,即通过行政体制中对权力的分解、制约与监督,或者说通过政权与行政体系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而逐步控制和解决腐败问题。要知道,他们搞了两、三个世纪才取得这样的成绩单。把政党数量与清廉度简单画等号的看法,主要是混同了民主制度与政党制度,或者说把政党与廉政的关系混同于民主与廉政的关系。如果政党沦为自身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言,即使再多的政党也于事无补,政党轮替也不会带来真正的廉洁政治。现在许多实行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政局混乱、深陷腐败,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第三,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最有利于解决腐败易发多发的问题。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民主政治制度,既不是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是简单的一党制。在这个制度下,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全新的现代化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迅速腾飞。实践证明,这个政治制度是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而且是高效的。在反腐败方面,它同样展现了强大的政治优势。比如,我们能够形成统一而坚定的反腐败政治意志,可以制订长远的反腐败国家战略(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五年工作规划等),一直保持反腐败方针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而不受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的政党更替的影响。又比如,我们能够高效动员和协调包括相关国家反腐败机构、各民主党派、社会公众在内的各种力量,对腐败进行强力打击和遏制。而低效率恰恰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个通病。有资料显示,在印度、在巴西,有些腐败案件的查处旷日持久,个别案件甚至超过l0年,有的不了了之,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还能够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反腐败的政治责任,避免多党制条件下在朝党与在野党之间推诿扯皮,把反贪不力的责任归于对方。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同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尽管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制约,现在还未达到实现廉洁政治的水准,群众对消极腐败现象也有很多不满,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备,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解决好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的问题,逐步实现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摘自2013年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5.外媒:对2014年反腐期待高俄罗斯之声 说,中国的体制能经受得住考验,重要的是,在这种体制内没有谁不能处罚,这也是为什么在反腐斗争中经常有高官落马的原因。未来中国领导人实施反腐败行动会不惧任何阻力,因为老百姓对反腐不仅要打苍蝇,而且还要打老虎有着太多期待。《联合早报》称,在中国,如果公开投选最大快人心政策,反腐与改革肯定都会高票当选。高干以每周一名、让人目不暇接的平均速度被惩处,低层级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被处分的则更多。反腐一是为了避免 亡党亡国 ,更重要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外界可以预期中国以持续的反腐与改革,为2014开年。《纽约客》称,中共反腐打击面逐渐上移,甚至超过批评人士的预料。通过打大老虎,中国希望展现决心并吓住低级违法者。不过许多真正让公众愤怒的是 苍蝇 的腐败,包括医疗、晋升和上学等方面的行贿受贿。《华尔街日报》网站称,中国卫生监管部门将公布医疗卫生领域的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此举旨在打击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腐败行为。链接四:数字1.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公众反腐信心超七成目前,中国仍处于腐败现象的高发期,腐败问题尚未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遏制,腐败现象依然严重。从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的结果看,2011年有37.3%的人认为目前腐败现象很严重,有36.9%的人认为腐败现象比较严重;2013年仍有33.7%的人认为目前腐败现象很严重,有41.6%的人认为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从总体上可以看到,目前腐败现象仍然是城乡居民深恶痛绝的社会问题。在问及当前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时,2013年有34.6%的人选择贪污腐败问题,在所列各项社会问题中居第四位,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持平。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公众认为目前党和政府反腐败工作效果明显的占41.7%(认为很明显的占8.0%,比较明显的占33.7%)。这比2011年公众对同一问题的评价29.5%高出了约1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对短时期内反腐败工作的效果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肯定。从调查结果看,城乡居民对八项规定出台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变化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肯定。54.7%的人认为 公款大吃大喝 现象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50.8%的人认为 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 现象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50.5%的人认为 到基层调研讲排场、前呼后拥、超标准接待 现象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总体来看,均有约50%的人认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改善。2011年公众对今后5-10年中国反腐败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的人不足六成(18.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39.1%的人表示较有信心);而在2013年的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中,对于反腐败成效具有信心的公众超过了七成(25.5%的人表示很有信心,有48.2%的人表示较有信心)。可以看出,人们对今后中国反腐败取得明显成效的信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中国公众对反腐败成效的满意度上升根据透明国际对各个时期我国腐败状况的评价,在改革开放初期即1980-1985年期间,我国的清廉指数为5.13,属于轻微腐败国家。到了1993--1996年期间,我国的清廉指数降到了2.43,表示腐败程度加深。最近几年,我国清廉指数逐年回升,2011年,我国的清廉指数回升到3.6。我国近年来腐败指数有所好转,这表明我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但总的看,腐败现象仍处于高发多发的相持期,形势仍很严峻。中共十八大以来,短短l年多的时间,中国省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的达16位之多。从最开始的李春城,到如今的李东生,见证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打老虎 的决心和魄力。2013年前9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处置反映问题线索12.9万件,同比增长13.5%;立案ll.8万件,同比增长10.1%;结案l0.2万件,同比增长l2.6%;处分l0.8万人,同比增长7.6%。链接五:历史由来1.中央巡视组十年发展:更注重反腐职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就已经着手试点与探索。l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中提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级、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1996年到l998年,中央纪委先后派出了七批巡视组进行试点,对l8个省和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巡视。l999年,中央组织了 三讲 教育专项巡视组到各地区部门进行巡视。2001年,中央纪委等联合派出了三批巡视组,对八个省、区进行了巡视。通过这些试点,巡视组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2003年称得上是巡视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经过多年颇有成效的试点,巡视组迎来了正式建立与规范阶段。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开展巡视监督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中央批准设立巡视工作办公室,作为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5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组建了五个地方巡视组,主要任务是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巡视。十七大以来,巡视组又经历了几番调整。2008年,中央批复同意增设5个巡视组,加上原来已经批准的5个巡视组,中央共有10个组,其中6个组负责地方巡视,4个组负责企业金融巡视。2009年11月,党中央做出了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办公室和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央巡视组的决定,进一步加强了对巡视工作的组织领导。2013年,中央再次派出l0个巡视组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本轮公布的巡视工作安排,并没有按照 6个组负责地方巡视,4个组负责企业金融巡视 的分工,而是再度进行了调整:5个组前往地方五省巡视,其他5个组分别进驻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从2003年正式建立至今,中央巡视组已走过了十年历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中央纪委领导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案件的部分线索,就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的。正因如此,开启新一轮巡视工作的中央巡视组被舆论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