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试数学运算习题精解(1)

2.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若干公里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甲又经1小时到达B地,乙又经4小时到达A地,甲走完全程用了几小时?A.2B.3C.4D.63.0,1,1,1,2,2,3,4八个数字做成的八位数,共可做成______个。A.2940B.3040C.3142D.31444.A、B、C三本书,至少读过其中一本的有20人,读过A书的有10人,读过B书的有12人,读过C书的有15人,读过A、B两书的有8人,读过B、C两书的有9人,读过A、C两书的有7人。三本书全读过的有多少人?()A.5B.7C.9D.无法计算5.一个9×11个小矩形组成的大矩形一共有多少个矩形?A.2376B.1188C.2970D.3200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3+8+5+7=2334-23=11所以,答案是A。假设相遇时用了a小时那么甲走了a小时的路程乙需要4小时根据速度比=时间的反比则V甲:V乙=4:a那么乙走了a小时的路程甲走了1小时还是根据速度比=时间的反比则V甲:V乙=a:1即得到4:a=a:1a=2所以答案是甲需要1+2=3小时走完全程。首先这里不考虑都不参与的元素(1)A+B+T=总人数(2)A+2B+3T=至少包含1种的总人数(3)B+3T=至少包含2种的总人数这里介绍一下A、B、T分别是什么A=x+y+z;B=a+b+c;T=三种都会或者都参加的人数看这个题目我们要求的是看三本书全部读过的是多少人?实际上是求T根据公式:(1)A+B+T=20(2)A+2B+3T=10+12+15=37(3)B+3T=8+9+7=24(2)-(1)=B+2T=17结合(3)得到T=24-17=7人。

2016年考试岗位能力技巧:解决前提型题目的方法

在岗位能力逻辑判断考试中,会考到前提型的题目。对于前提型的题目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上述推论最可能基于下列哪项假设?”“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为真的一项是”“上述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的假设上?”等等。下面就重点给考生介绍下前提型题目的解题方法。第一,前提型题目题型特点前提型题目一般是在题干给出了某一论据和结论,但由该论据不足以推出结论,还需要补充一个新的论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第二,前提型题目解题方法前提型题目其实就是补充论据。大家在解题时,可以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题干论述中所缺少的论据,或将选项代入,找出使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一项,即为正确答案。在考试中,可以从建立联系、排除他因和推论可行这三个角度来补充论据使得论证有效。1.建立联系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M与N之间有明显的跳跃);所需前提:在M和N之间“搭桥”,建立联系。2.排除他因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所需前提:说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论点N的成立。(即M是推出论点N的唯一要素)3.推论可行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也可能只有论点N。)所需假设:使N可行或有意义。第三,前提型题目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其中的漏洞。2.分析选项,排除那些明显不能弥补漏洞的选项。3.用反向代入法来验证那些可能正确的选项。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可能性推理结论型题目解题思路探析_2017年考试岗位能力答题技巧

在省考岗位能力题目中,结论型题目是可能性推理中的必考题型,它和一般的削弱、加强型题目不同,一般的削弱、加强型题目是在题干中给出一定的论据及结论,然后让考生对论证或结论进行削弱或加强,而结论型题目在题干中,仅仅给出一定的论据,让考生自己得出一个最有可能的结论,这时候,考生就很有可能天马行空,与正确答案擦肩而过。在此告诉考生如何稳、准、狠地抓住正确答案。在结论型题目中,有两种细小的分类,一是概括型,二是细节型。所谓概括型,主要是让考生概括整个文段得出一个最有可能的结论,而细节型指的是,题干所给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选项设置的依据,考生需要针对选项对题干作出细节分析。但是无论是概括型,还是细节型的题目,都有两条不能忽略的原则:1、不作过分的引申和升华。(也就是说只能选择最直接得出的结论)2、从弱原则。(因为作为可能性推理的结论,应该是一个可能的结论,所以那些过于绝对的选项一般不能成为正确答案)一、概括型例:谓要对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即使是地区性的,也一定要走进现实社会中进行调查研究,绝不能凭空臆度。要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建立有关的理论,不能没有现实资料,以供验证理论之用。所以:A.从事社会研究的人,同时也是从事实践工作的人B.依据实际的资料作社会研究,则一定具有理论性C.要从事社会研究,不能不从实际工作中收集资料D.社会研究并不复杂,只需要有实际资料就可以了二、细节型例: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下降了近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由此可以推出:A.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B.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C.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D.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4数学运算习题精解(10)

1、一个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依次连接四边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这样继续下去可得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正方形,问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128B.162C.200D.2422、一个数能被3、5、7整除,若用11去除这个数则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A.105B.210C.265D.3753、小明和小强参加同一次考试,如果小明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3/4,小强答对了27道题,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2/3。那么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A.3道B.4道C.5道D.6道4、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序,恰好是连续自然数1、2、3、4…,对参展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的数量多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者总数是()。A.14人B.15人C.16人D.17人5、张某下午六时多外出买菜。出门时看手表,发现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110°,七时前回家时又看手表,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那么张某外出买菜用了多少分钟?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50分钟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解析题目或解析有误,。1.C。相邻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比是2:1,所以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802÷25=200平方厘米。2.B。这个数能被3、5、7整除,因此这个数是105的倍数。若这个数是105,105除以11的余数是6,不符合题意;若这个数是105×2=210,210除以11的余数是1,满足题意。因此这个数最小是210。3.D。4.C。5.张某所用的总时间没有超过一个小时,则分针比时针多走的路程小于360度,这段时间内分针比时针多走了110+110=220度。因为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5.5度,所以实际用时220÷5.5=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