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基础知识点-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 常识判断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基础知识点-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基础知识点-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 行测知识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顺应农产品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等新的农业经营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些地区进一步提出了按产业化方式发展农业的思路。到90年代中后期,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民的自主选择,逐步上升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导向。1996年这一提法和思路开始进入中央决策。江泽民同志在几个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都使用了这一提法,中央有关文件及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采用了这一提法。

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是一种相当丰富的现象,但在理论上对其内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农业产业化这一提法出现以后,不少人对它一直持有异议。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农业作为最古老的部门,早已经是一门产业了,提农业产业化有同义反复之弊。迄今为止,对于农业产业化的确切内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严格的定义。虽然对其内涵的理解仍有较大分歧,但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在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变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

从实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买卖关系。即农户与企业之间除了纯粹的市场交换关系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经济联系,企业仅是一次性收购农户的原料,双方不签定经济合同,价格随行就市。这种买断型的利益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很不稳定,特别是农民没有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

2)合同契约关系。即农户与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定规范化的经济合同,明确规定各方面应当享受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在这种形式下,农户和企业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也有差别。多数企业一般都向农户供应良种、优良种畜、种禽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并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有些企业还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收购农民的产品,制定保护价,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产品。

3)合作关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实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合作组织的形式看是非常丰富的。一是供销社吸收农户入股,兴办专业合作社;二是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三是一些协会、研究会吸收农民入股发展合作社;四是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

椐2003年调查,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9。4万个。按产业类型划分,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4万个,占;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2。3万个,占;水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781个,占;林特产品产业化经营组织9786个,占;其他9871个,占。目前,在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方式占,合作方式占,股份合作方式占,其他方式占。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所占比例达到了。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规模扩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7265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山东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地理知识-中国的农业 - 常识判断

山东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地理知识-中国的农业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山东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地理知识-中国的农业

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

⑴种植业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

用户名:!查看更多评论

分值:100分55分1分

内容:!

通知管理员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